美文网首页
《养育日记》No.163:清明到,做青团

《养育日记》No.163:清明到,做青团

作者: 妙妈养育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10:33 被阅读0次

【事件】

每年清明前娃班上都要组织孩子们做青团,这次老师又在班级群里招募数名家长去现场帮忙。想起娃一直很希望我去班上参与这类事情,而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总是错过,难得这次刚好有空,于是赶紧报了名。

到班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5人一组,把桌椅靠拢到一起摆成了“岛屿”。每个孩子面前或有一张揉面的硅胶垫,或有一个不锈钢的盆或搪瓷盘,或有一块菜板,作为做青团的操作台。 老师已经准备好了打碎的野艾蒿,红豆沙和糯米粉。来帮忙的妈妈们动手把野艾蒿的茸和汁倒进糯米粉里,揉成均匀的淡绿色大面团,然后分成35克左右的一个个小面团。同时,红豆沙被分成50克一份的馅儿。每个孩子得到2个面团和1份馅儿。

孩子们去年就做过青团,再次操作轻车熟路。只见他们把馅儿分成两半,分别揉成圆球,把面团也揉圆,然后压成扁扁的一片,再把馅儿放在面片上,像包汤圆一样包起来,最后再次揉成圆球。老师端着盛满柚子叶的木盘在教室里走动,给做好青团的孩子们分发柚子叶,让他们垫在青团下面。

与此同时,一位爸爸正同另一位老师在校园的另一头忙活。他们拉来砖头搭起炉灶,准备好柴火,然后架上一口大锅开始烧水。孩子们把做好的青团送来这里,先后摆了满满两个蒸格。十几分钟的功夫,青团就蒸好了,四散在周围一边玩耍一边等待的孩子们蜂拥过来,迫不及待地把青团塞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毕竟最好吃的青团,就是自己做出来的呀。

【总结】

吃青团原本是江南地区的风俗,据说最早源于寒食节。后来寄托哀思的寒食节与踏青赏春的清明节逐渐合二为一,青团也就成了清明时节的限定小吃。青团尝起来软糯香甜,做起来也并不复杂,非常适合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制作,然后现蒸现吃。

吃青团的意义,首先在于顺应自然的节奏,适时而食(正与夫子所倡导的“不时不食”两相映照)。青团的绿色同春天应景,原料又来自正当时节的野菜,对春季的人体健康有所补益。

更重要的是,青团的意义超越了食物本身。事实上,所有与节令相关的食物都值得我们在当节令时提供给孩子,同时分享那些同它们相关的东西,无论是大年初一的饺子、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还是中秋的月饼……因为它们承载着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传统,是对孩子家国情怀的教育。所以,做青团的时候,不妨顺带给孩子讲讲介子推的故事吧,或者一起吟诵下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相关文章

  • 《养育日记》No.163:清明到,做青团

    【事件】 每年清明前娃班上都要组织孩子们做青团,这次老师又在班级群里招募数名家长去现场帮忙。想起娃一直很希望我去班...

  • 清明杂忆

    清明节前后,我们这里家家要做清明饼的,现在很多也做清明饺子或者清明团,也叫青饼、青饺、青团。 关于青饼,百度百科是...

  • 做个青团尝尝吧

    过完年开了春,做青团的陆陆续续开始了,清明节前后到了高峰——因为有一些地方,到清明那天,要做青团祭祖上坟供祖先,所...

  • 做青团——清明情愫

    清明时节,自己亲手制作青团,让青团的味道更加浓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一起传承古老的习俗。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

  • 清明的颜色

    •清明,是翠绿色的青团 清明,定是要吃青团的。 若是不吃青团,这清明定少了些滋味的。 青团这点心源自南方,北方是不...

  • 弥漫在记忆里的艾草香(2021-06-02)

    在江南一带,有清明吃青团的习俗。青团,又叫清明果,是江南清明时节应景的糕点。每到清明时节,艾草青团就是这个季节的时...

  • 清明 青团

    清明时分 ,气清景明,正是万物皆显时节。 细嫩的艾草也悄悄冒了尖。 前几天,一个南方的朋友给我寄了些青团。 打开了...

  • 清明,青团

    古老前辈在他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描述铁传甲离开李寻欢后走菜市场的一段,很有意思。 他曾在泰山绝顶看过日出,也曾在...

  • 春的气息

    清明时节青团绿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特色小吃,现在店里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

  • 翻滚吧,青团君!

    清明食青团青团,又叫青团子,清明子。过生日要吃蛋糕,清明怎么能没有青团子? 说好这周入坑的你,材料都买了吗?没有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育日记》No.163:清明到,做青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lt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