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
我是哲鋭。
前天,高考分数已经出来了,参加高考的同学能上怎样的学校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我在这里给同学们一些填报志愿的建议。当然,如果你是能考上中国C9学校的同学,恭喜你,你可以选择任何专业,不在我建议之列。
1.城市、城市还是城市
相对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来说,城市是更为重要的因素,甚至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得不承认,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机会要远远多于其他城市。而增长见识的机会也更多。知识固然很重要,但见识更重要。我甚至建议你可以选择排名稍微靠后一点的学校,而城市一定要好,最好学校能在市中心。在中国,除了C9学校加上几所非常好的大学之外,其他学校的差距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而真正能决定今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的因素是,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很多公司要招人,以及你的学习能力和心智水平有没有达到成为一名“社会人”的要求。
2.专业比学校重要
对于中国50名之外的学校来说,专业比学校重要。在我选择专业的时候,老师和父母都认为生物是好专业。而计算机当时已经非常火爆,他们认为到我们毕业的时候,这股浪潮应该已经过气了。而事实上,当我毕业的时候,生物学专业的同学工作非常难找,基本只能去研究所,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收入微薄。而反观计算机,刚好赶上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概念,仍然热度有增无减。由此可见专业的选择是更加重要的。
在这里,我仍然建议选择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类的专业,原因有如下几点:
1.以IT革命为代表的经济发展仍然以各种方式呈现,计算机专业仍然是离产业革命最近的专业:
2.计算机专业所能进入的行业对于刚入职场的人的薪水回报是高于其他行业的。这不是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由产业链决定的(产业链能赚钱,才能给出更高的薪水);
3.这一点最重要,计算机和信息通信所培养出来的理工科思维是职场的通行思维方式。
对于第三点,很多同学可能不以为然。你也可能认为理工科思维是特别死板的思维方式。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将问题拆解,然后按照步骤将问题解决;另外一种是与他人合作,通过说服他人甚至谈判的方式来实现。无论哪一种方式,逻辑思维和结构化思维都是必须有的。毕竟诗和远方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而当下的生活是具体的,需要扎扎实实的业务能力。无论是否学习理工科专业,理工科思维是在大城市与人沟通,成为职业化人必须的思维方式。
3.高考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开始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高考不是宣布着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宣布自由学习生涯的开始。人的一生,上学的时间也就20年,而工作的时间长达40年。如果以为在高考获得好成绩并进入好学校、好专业,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就大错特错了。
我周围有很多的同学,大学四年因为偶然的机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言情小说而荒废。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追悔莫及。高考创造的那一点点优势荡然无存。如今在事业上有成的人不是那些最聪明的人,不是那些擅长考试的人,而是从来没有放弃学习和努力的人。
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吧。我相信我有这样的资格告知你这点。我是中国C9学校毕业的学生,当时我可以挑选任何专业。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当你进入大学的时候,你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过时的。大学教你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如果你学习的是金融、会计这些有明确资质认证可以考取的专业,建议马上开始进行。现在就是你最擅长考试的时间,马上开始准备CFA或者CPA的考试。作为多年考试的专家,我可以确定的说,任何考试不是在考察知识,而是在考察考试技术。CPA听起来非常高深,说到底就是书厚了一点,与是否有财务工作经验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你学习的是财务这样的专业,恭喜你,毕竟有CPA这样的资质证明,你更有能力胜任高新职位。这比学习计算机编程的人好很多。要知道,在“码农”的世界,无论你有多少认证,我们只在乎一件事:“你能不能写出好的代码”。
世界是残酷的,努力要趁早。别到了中年再抱怨当年替你选择的人。
此刻,你是成年人了,你要为自己的一切决定和行为负责。你同时也自由了,这也是最珍贵的,只有自由意志的人才能成为强者。
祝你对得起12年的寒窗苦读,在四年的大学生涯再进一步,不是为了父母老师,而是为了对得起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
你曾经那么努力,一定不是为了与他人一样平庸,我说的对吧?
我是哲鋭,你职业生涯起点的领跑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