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照片前四张拍自于苏州天平山,第五张拍自浙江西塘,最后三张拍自常熟尚湖。因照片都属于同一风格——中国风圆形景墙,尽管后四张我都曾在不同的专题文章中发布过,这次发布新照片时我仍然选择将其拿来一起发表,以做充实和对比。
景墙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小品,其形式不拘一格,功能因需而设,材料丰富多样。景墙有着显著的隔断效果却不封闭,可以供给人们一个谈心与休憩的空间。园林中的墙一般有分隔空间、组织导游、衬托景物、装饰美化或遮蔽视线的作用,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加强及对古代文化元素维护意识的提高,很多新修葺或翻新或重建的古代园林空间都采用了圆形景墙这一文化元素,将空间中的景物很巧妙地分隔开来,一重重更如同景中景一般层层叠叠重重过渡开来。当然,很多中国风的室内装修风格也大多引进这一元素,如此一来,室内空间不仅被有效地分隔开来,更衬得装修风格大方美丽,充满了浓浓中国味的东方艺术风情。
我在很多文章中也多次提到,我非常喜欢这一古代建筑元素,它将杂乱的景致巧妙地做了一个划分,可以说是显山而不露水,或是露水而不显山,既将人们的视线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却又不一次性全部展露,让人们带着好奇一步一步去探究深入,似乎也正合乎了东方的含蓄之美。这是一个很具标志性的中国风建筑设计,似乎一看到这样的景致,我都下意识地觉得亲切,更觉意趣无穷,有时引人入胜,有时别有洞天,甚至任何角度都充满着别样的美感。有了景墙的入驻,整个空间似乎都变得活了起来,有种如潺潺流水般灵丽的流动感,让人感觉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它们如同一个个小导游,勾起了我们全部的好奇心,然后耐心地带领着我们一步步前行探索游览。
我不是学设计的,也不是学绘画的,更未深读深究过美学,但对于美的感受却是天然的,甚至说几乎是与身俱来的。我对于祖国古代的园林美学尤为青睐有加,大约从儿时起随着文化一点一滴深入骨髓之后就蔓延全身,便早已与自身融为一体了。人文与自然如此完美地结合,更给我们观赏风景倾听历史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很好的观景台与休息区。我每次用心拍摄之际,总是一次次用心感受感叹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虽都是类似的风格,我却从未觉得重复,反而觉得每次都是新的,每次都别有风味,总也拍不完,总也拍不厌,就如同漫漫长长浩浩汤汤厚厚重重的历史一般。
如有对江南古镇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继续欣赏关注我的其他相关文章。
《中国摄影创作基地——无锡荡口古镇》
《草木含烟,眉黛含情——南浔寻梦》
《欸乃桨声,疏桥浅澹——“再见”西塘》
《小桥流水人家,浓浓姑苏情——甪直》
《还你一个未被商业化污染的江南水乡——黎里》
《水墨江南,河埠廊坊》
《静倚朱阑,画楼缥缈》
《Day 60——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Day 57——大红灯笼迎新春》
《Day 56——西塘夜景》
《Day 55——红绿缀老宅》
《Day 47——红绿老宅》
《Day 46——兽面衔环》
本文图文皆原创,严禁盗图,违者必究。但是欢迎转发点赞关注哦~~
PS: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连载《MinnasCamera》及《一图一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