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别人只要对我们一点点好就不自在,要回报别人, 这什么心态?

别人只要对我们一点点好就不自在,要回报别人, 这什么心态?

作者: ZshuaiV5 | 来源:发表于2024-07-30 18:11 被阅读0次

相信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过,这种心态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更深层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这种心态:

一、低自我价值感和不配得感

我们可能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被善待,所以当别人对我们好时,会感到不安和愧疚,急于通过“回报”来平衡这种心理落差。

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我、本我、超我,其中“超我”是道德和伦理标准的内化代表,主要由父母和社会的影响形成。一个过于强大的超我可能会导致个体对自己要求过高;他还特别强调童年经历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童年时期的创伤、父母的过高期望或缺乏情感支持都可能导致成年后低自我价值感和不配得感。

恰恰中国家庭环境在感情上大都比较含蓄内敛,加上打击式教育,这就进一步致使处我们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感到怀疑,质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不敢伸展自己的生命力。

二、渴望被看见

有人对我们好,看来是对我们的一种认可和肯定,这意味着:被看见。

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是被看见。原始的生命力可以视为中性的、灰色的,当被看见后,就意味着被照亮了,变成了白色的、彩色多姿的活力;当不被看见时,就会成为黑色的、死寂的东西。

当我们处于长期压抑环境下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导致我们害怕表达,害怕冲突,害怕被否定,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都选择了压抑自己,讨好别人。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被看见,被认可,渴望活出真实多彩的自我。

三、对亲密关系的回避

这种亲密泛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紧密程度。

马上回馈别人其实释放了一种信号:“我不愿意欠你的~”在人际交往中,不愿意欠别人的,本质上意味着拒绝和回避。

心理学形容成年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中有一种关系叫作:回避型依恋,大概可以描述为:接近其他人我觉得有些不自在;我感到很难完全信赖他们,很难让我自己去依靠他们。任何人过于接近我都会让我变得紧张,亲近让我感到不舒服。

有点儿像是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回报别人,可能是因为害怕亲密关系而用“回报”来保持距离,避免情感上的投入。因为一旦接受了对方的好意,一是担心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二是担心自己无法承受对方提出自己难以拒绝的要求,并最终导致被伤害。所以,选择用“回报”来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平衡,让自己感觉安全,同时也避免了真正意义上的亲近。

这种状况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表现:

害怕亲密:倾向于避免亲密关系,害怕情感上的投入,因为担心被伤害或被抛弃;

压抑情感:通常会压抑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冷漠和疏离,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独立自主:喜欢独立自主,不喜欢依赖他人,认为自己可以独立解决所有问题。

难以信任他人:难以信任他人,害怕被背叛,所以会刻意保持距离,避免情感上的依赖

说到这里,想给这样的朋友和自己一个拥抱。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正在努力接近真实的自己的路上。

下面的话,来自一本书《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共勉之

“你的人生目标不是让自己变得完美,而是让自己对自己的爱变得完美。不管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爱侣,你都可以学着拥抱自己,拥抱自己积极的那一面,也拥抱自己消极的那一面,拥抱你的魅力,拥抱你的缺点。不是你的长相,也不是你做了多少事、你吸引了多少人,决定了你是否值得被爱。你有独特的价值,是由于你是大自然的造物。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大小,你生来就有权利展现自己的光芒。请不要让世界失去你的光芒。世界上总有和你一样的人正在寻找你,只有当你以真实的样子出现时,他们才能找到你。”

四、怎么办?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讲到,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观点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深以为然。

这本书里有一个对我而言非常非常有帮助的概念:课题分离,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具体到这种情况里面:

哪些是对方的课题:他选择以何种方式对我们示好;

哪些我们的课题:接不接受对方的示好、要不要回馈,以何种形式回馈;

然后,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没有义务满足我们的期待。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和眼光里,比起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我们更应该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最后,我们并不需要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相信我们可以建立更健康、舒适的人际关系, 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连接和温暖。

相关文章

  • 5月8日凌晨随感

    为什么我们要竞争,我们要敌对,为什么我们要觉得别人好了我们就不好,我们好了别人就不好,如果我们都是一体的,为什么我...

  • 好人自有好报

    有些人总是忌妒人 见不得别人一点好 你希望别人不好 别人反而更好 而你活得肯定不好 因为你心态不好 内心阴暗不美好...

  •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我们总是提倡要对别人尊重,为什么要尊重呢? 因为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当我们首先尊重了别人,这样别人才可能尊重我们。 ...

  • 开始试着去记录

    想要别人对我好,我要先对别人好;我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要对我好。付出不想回报,否则那与贿赂有何区别。善良,勤劳,成...

  • 保护好自己最好的方式

    我们受的教育是让我们利益众生,大慈大悲;实际上是在告诉你,“你要对自己好一点啊”。 你不想别人骂你,你就不要骂别人...

  • 我以为

    我以为只要认真的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我以为只要对别人真诚别人也会对你如此 我以为只要心存善良就会被温柔以待 可是这...

  • 无止尽的善良,本身就是懦弱

    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就不停的教导我们:要对别人好,做人要善良,要以德报怨... ... 这些都没错,但是从来...

  • 无标题文章

    为什么人活着要遵循着别人的脚步,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难道人活着就不能随自己的心情一点么,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

  • 别期望奇迹,努力累积自己的底气

    别管奇迹,都是努力的累积。 心态要放平,自己要沉住气,对别人要耐心一点,因为那是曾经的自己。 给别人多一点机会,也...

  • 生活苦难

    不要对别人说你只有多少钱了,也不要对别人说你没有钱,不要对别人说你多么的不好,别人不会给钱给你,不会借钱给你,他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只要对我们一点点好就不自在,要回报别人, 这什么心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pg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