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领导让写疫情期间心理辅导工作的汇报,给了我一个回顾时光的复盘机会。
从最初的爱好者,到自学考证自我调节,再到后来生活、育儿、教学的受益者,心理学越来越吸引我,随着能给身边的人以一定的帮助,我也越来越想想将自己的知识和力所能及传递给更多的人。校外的心理辅导站让有咨询资格证的老师报名时,我毫不犹豫参加了,每次辅导站组织活动我也必会积极响应。在2020年疫情期间我就参加了市心理协会的志愿者培训,虽然没有正式投入志愿者工作,但是我相信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
这次疫情来的突然,还懵懵的就被告知要居家封控了。不要说学生们,就是老师家长也都焦躁不安起来。各种猜测,各种恐慌,尤其我们这些毕业班的师生和家长们更多了一重学习上的压力。我首先想到的只是安抚我们班和我们年级的学生们,安抚他们的情绪,陪伴他们安心上网课,帮助他们平和而和睦的与家人交流、相处。没有想到更多的服务对象,也许是学校没有正式安排我心理辅导的工作,我就秉承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信念吧。归根到底是我还比较被动,不好意思放不开,不能做得更多,这是我需要成长的地方。
校外心理辅导站行动也是很快的,网上开课的第三天,辅导站的志愿服务就开始了,热线咨询,线上一对一,群内交流多渠道展开工作……我有些生涩,不太好意思发自己的文章,在主任的鼓励支持和同伴们的感染下慢慢进入状态。
初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我,还有些被动,但是我被这个温暖积极的团队带动着。虽然我日常的班主任工作挺琐碎还有学科教学任务,但我还是每天要求自己在我们的服务群里分享好文,发表“每日心语”,积极参与群内互动等。
同时,在得到市心理协会也在吸收志愿者的信息后,我也积极报名了。虽然我们这些刚加入的只是参与一些外围工作,相对轻松,但是参与到这样有经验又规范的组织还是学习到了很多的。
工作着,我也越来越有状态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高了。二十多天的服务随着复工复学告一段落,因为参与了心理辅导的志愿服务,我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也更充实了,尤其是有人因为我的服务而觉得有了帮助,我的价值感也得到加强。而且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成长了自己。我喜欢这样的志愿服务,把自己的喜爱、热情、工作合而为一,是幸运,更是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