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女人树9:远方②

女人树9:远方②

作者: 何婉仪 | 来源:发表于2024-01-18 14:11 被阅读0次
在远天底下,有许多我迟早要去,也终必能去的地方——我摆脱不了在心灵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间流浪的命运的诱惑。
                                一一余纯顺

抵达康定,叶子首先想到的是《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小时候没能理解歌词的意境,等到了高原才明白,原来溜溜是最生动的形容词。当你在海拔3千米的高原,还可以看到绿色,看到很多植被,当你到达4000多米的高原,到了溜溜的山上,很难有植被幸存,光秃秃的。偶尔一些绿色,一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途经折多山,原来折多山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经常听人们议论起“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 在川藏线上行车多年的老司机都会感叹: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折多山,在藏语中是弯曲,道路蜿蜒而盘旋,也代表着艰辛。折多山的九曲十八弯非常有名,一边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从山脚下开始,转过一道弯,又是一道弯,转过一组弯,又是一组弯,把人绕得晕头转向。

同行有人流鼻血、呕吐、头晕……好在氧气和高山水果都可以救命,再加上在山脚时有专业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人们都能很好地应对高原反应。叶子这时才懂得,原来在高原上,人会出现口干饥饿等症状,会不停地想喝水想吃东西,可是人们却要尽量控制饮食和喝水。因为在高原上,人的消化能力很差。

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折多山。这才4000多米,只是一个小小的挑战,不过不是谁都可以到达山顶,欣赏到山顶的绝美风光。叶子第一次到达高原这种陌生的环境,身体还是提出反抗,那种不安的感觉是:头晕,气喘,呼吸困难,还好只持续了一两分钟,身体适应之后又可以放心游玩了。

站在山之巅,望向远方,才明白,原来人处在山脚和山顶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在山脚,需要抬头才能看见风景,所见都是崇山峻岭。在山顶,需要低头才能看见风景,所见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时回望才发现,原来自己走过的路,是那么的曲折!而远方,远方是什么呢?是一个很美的充满诱惑的虚无缥缈的希望,永远也看不到尽头。只有不停地在路上,才可能抵达心中的神往。这世界上有很多座山,和大自然的崇山峻岭相比,心中的那座山更加艰险和难以跨越。

折多,道路弯曲而艰险,总有一些路口让我们绝望得想停止不前。不要哭泣,不要试图去隐藏伤痛,带着微笑去治愈伤口,去跨越那道坎坷,人生因不断超越而更加美好。

翻过折多山,抵达被称为摄影天堂的新都桥。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藏寨,星星点点的牛羊。这是一个光和影的世界一一新都桥,又名东俄罗。它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一个镇,在它周围并没有标志性景观,可是它的沿线却有一段10公里的“摄影家走廊”,每一处都风景如画,像一片如诗的世外桃源。

摄影家的天堂,就是这样一副美好的画面,牵动着叶子多年的梦萦魂牵。叶子竟然以为新都桥是一个具体的风景名胜区,以至于在路上,不停地强调在新都桥这个景区一定要停下来,同行的另一个人也发出同样的呼声:“此行必须去的一个景点就是新都桥,当时选中这条线路,就是冲着摄影家的天堂这个景点去的。”更可笑的是,直到旅行结束,人们还在讨论,漏掉了新都桥这个必去景点。

当叶子看到藏家门前高挂在横梁上的玉米时,竟勾起她对田园风光的无限向往。又一次幻想:当我老的时候,就做一个农民,凿一口深井供自家饮用,种数亩良田只为裹腹。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有贪欲,没有烦忧,过着劳力而不劳心的生活。几亩良田,一楹瓦屋,一头牛,一条狗,几只鸡鸭,数只羊子。轮番种上水稻王米大豆麦子土豆红薯等,再种上一些蔬菜瓜果随时采摘,每个季节都有花开和结果。白天有鸟鸣陪伴劳作,夜晚枕着星星和月光安睡。

原来在这个季节,虽然没有看到秋天的童话,可是树叶已经开始变黄,随时举起相机,都能有意外的惊喜。最惊喜的是那些自由自在的羊群,它们好像拥有整片山林。在草原上,牦牛和羊群们最大:“这是我的,这也是我的,整片山林都是我的。”也有那些在藏寨附近放牧的羊群,他们只是安静地吃草,不发出任何其它声音。

大自然总是很富有,好像每个地方都藏着珍奇。

行程有一个活动是走进藏家,了解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在路上,导游给人们讲解着一些常识。

原来安葬方式有很多种:土葬、火葬、天葬、塔葬等。土葬是大陆以前流行的方式,这种方式让我们的祖先有一个固定的栖息之地,可是这种方式污染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可能引发瘟疫。后来才兴起火葬。

天葬是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最常采用的丧葬方式。当人死之后,将尸体拿到指定的地方,让鸟类以及其它的兽类吞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将逝者的灵魂带向天堂。只有有钱人才天葬,这些人没有做过恶事,深受邻里人的尊敬。天葬是一种祈福,在天葬的时候,必须给使者的衣服上镶上金银珠宝。“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周易·系辞传》

塔葬是中国藏族的葬移风俗之一,被藏族中人视为最为高贵以及最高待遇,甚至是最高规格的一种丧葬方式,因此将其称为灵塔葬。一般来说,高僧或者是活佛圆寂之后,就会用这样的丧葬方式进行处理。

导游还讲了其它知识点,藏族不吃鱼,因为他们的安葬方式是水葬。藏族衣服几代相传,一件十几万,每件衣服传承着几代人的使命和厚重的文化。藏族有很多个分支,主要有三大分支,拉萨晒太阳的老人们喜欢这样说:虔心礼佛的卫藏人;勇猛彪悍的康巴人;精于计算的安多人,按照这个说法将藏族主体构成分成了三块:卫藏,康巴,安多。

其中有一个小分支叫做白马藏族。他们的房子分三层:第一层用来养牛羊,第2层用来住宿,第3层用来公共场合或者烧香拜佛。女孩结婚要买一个腰带,是纯金的或纯银的。有孩子之后又把这个腰带做成筷子或者碗,等孩子长大之后,又把它做成腰带。藏族人歌善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

走进藏家让人终身难忘,青稞酒、酥油茶、牦牛肉以及藏孩人民的热情。这里,有最壮观的山川河流,这里,有最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有最朴实的藏族人民,他们有着最虔诚的信仰,流传着最悠远的文化,保留着最真诚的热情,他们拥有最原始的单纯,拥有最豪放的气概,喜欢高唱山歌,喜欢手捧哈达舞动,叶子和游客们也用最虔诚的手势向咱们藏族人民道一句扎西德勒“shu”!

第一次去高原,高原反应还是找上了叶子。她能熬过了海拔4000多米的择多山和木雅圣地,却经不住下山途中翻山越岭的颠簸。

头疼,呕吐加吸收困难……那一刻,她只想回家,甚至害怕自己回不到家中,并开始思考人们拿着生命冒险的意义。她想,美丽而有毒的川西,或许此生只此一次。

这种想法是暂时的,当她回到可自由呼吸的海拨一千多米的摩西古镇,又开始期待下一次远行。

文/何婉仪

2024.1.19

相关文章

  • 女人四十“豆腐渣”?那是你不会保养,教你五招让你美丽长存

    女人要做一棵花树,既有树的独立又有花的芬芳。脚踏尘埃和炊烟,心向远方与未来,在好妈妈、小女人、乖女儿、Office...

  • 小说:一位北方女子的孤独日记(03)

    有人说女人似水,她们总有万千的柔情。女人的柔情更如泉水叮咚,淙淙般的流向那深情爱慕的远方。你是我心中那伟岸的树,有...

  • 200728 远方

    男人因为看着远方,才能吸引近旁的女人。如果你只看近旁的女人,女人就会看向远方了。——白岩松《白说》

  • 树,远方,诗

    那里有棵树 没有旁逸斜枝 一直向上 穿过云层 嫩绿的芽儿 受到神的青眯 神将它点化成人 丰神俊朗 众神女钦慕 享受...

  • 远方的树

    孤树立于斜阳之下 芳草环绕周围 你我远处观望 畅想他的各种际遇 我反驳不得 又不愿苟同 所以 我吆喝着走进前 我们...

  • 远方的树

    在寂静的荒野中,会有这么一棵树,安静,笔直,却又衰颓地立在那里。与茫茫荒漠一同无声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在...

  • 远方的树

    你好哇,南方我走在北方的巷越过了大山抛弃了人烟繁息的热土只为追逐着安我心愈我魂魄的你却如何愈加的冷我知道阳光里一定...

  • 远方的“树”

    不知道你们小时侯有没有爬过树,捉过虾,摸过鱼?我小时候是有的。 作为在乡下长大的孩子,调皮是不...

  • 树的远方

    欣然审视生命 不悲不喜 不淡不浓 春来一树繁花 秋来满目金黄 悠然穿越时空 不怒不嗔 不怨不狂 夏来苍翠欲滴 冬来...

  • 异乡旅人

    一个等车的女人 箱子里装满神秘的旅程 伫立树与树间 长发随青春一起飞扬 远方有多远 没人告诉她 黑色的柏油路不解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人树9:远方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td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