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如来

孔子如来

作者: 枫情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21:55 被阅读0次
    孔子如来

    两个过程

    一个人聪明,明察秋毫,很好。可是这样的人,往往比那些笨人更容易招来杀身之祸,为什么?因为他好议人。

    一个人知识广博,能言善辩,很好;可是他却因此时时处在危险之中,为什么?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呗。

    聪明会使人对别人的缺点一目了然,善辩会使人对别人的毛病一针见血。

    笨人倒并不一定不好议人,不好揭人隐私,而是眼拙,嘴笨,没看出来别人的毛病,无从议起,即使议论别人,也不得要领,不至于戳在痛处。

    老子在告诉孔子什么?单纯的智力如同没有柄的刀片,让握住它的人自己受伤,且越是锋利,握得越紧,伤得越深。

    老子提醒了孔子,人生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让自己聪明起来;第二个过程是要善于把聪明藏起来。

    损之又损之道

    子路懵懂,问孔子:老师,我们如何能让人生完满而又不倾覆呢?。

    孔子说你记住四句话: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要用愚来守。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功劳要用让来守。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勇敢要用怯来守。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富有要用谦来守。

    这就是损之又损之道。

    损,就是减损。

    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人生要学会做减法。我们总是想着往我们的人生中填充什么,务求填满,做加法但人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

    逆向而行

    曾点说了以下一番话以表自己的志向:

    莫吞者,吞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段话,有人是这样翻译的:

    二月过,三月三。

    穿上新缝的大布衫。

    大的大,小的小,

    一同到南河洗个澡。

    洗罢澡,乘晚凉,

    回来唱个山坡羊。

    孔子一听,喟然叹日:我赞成曾点!

    目标远大的子路不明白,踏实苦干的冉求不明白,小心翼翼的公西华也不明白——我们的志向如此崇高,我们的工作如此辛苦,我 们的担当如此沉重,而曾点,他说的,不就是放长假休闲嘛!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呢?

    我试着替孔子回答:因为,在大家都紧张的时候,曾点知道放松;在大家都浮躁的时候,曾点比较淡定;在大家都功利的时候,曾点能够超脱;在大家都负重的时候,曾点知道放下,

    有时候,智慧就是:逆向而行,风景殊自不同。

    不怨天  不尤人

    你的内心没有对他人的怨恨,对谁最有好处?不被怨恨的人当然会得到好处,因为你不怨恨他,也就不会去伤害他。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会因此而阳光,而轻松,而干净,轻轻松松,清清爽爽。

    相反,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怨恨,储存着过多不良的心理能量,你的心灵必然是扭曲的,心理负担必然是沉重的。所以不念旧恶,不记仇,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也有好处。

    孔子一生遇到那么多挫折,栽了那么多跟头,受过那么多打击。但内心仍然那么快乐,没有什么抱怨。对人也好,对事也好,对社会也好,他的心情依然平静、温煦而友爱。靠什么?

    就靠这两个“不”:不怨天,不尤人;

    真正的“知足常乐”

    孔子说卫国的公子荆:”他善于管理家业,开始有些财产时,他说:差不多合于我的要求了;财产稍有增加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到财产富足时,他说:差不多是非常美好了。

    孔子夸奖公子荆是夸奖他对待财富的心态。公子荆的财富状况,有三次变化:始有,少有,富有,但他的快乐是一直的,他在家庭财富的每一阶段都很知足,不贪婪,不奢求,在有限的财富中感受到满足和幸福,下一阶段没来之时,不奢求,下一阶段既来之时,不拒绝,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富贵行乎富贵。

    一句话,公子荆的值得赞扬和学习的真聪明在于一—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一般人理解为懂得满足,便会常常快乐。这样理解,很好。

    但是,这个知足的"知”,不光是我们常说的“懂得”的意思,还有”感知”的意思。

    因为,快乐不是源于对快乐道理的理性认知,而是来自于对快乐生活的感性体会。

    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并不能真就因此而快乐,快乐在于我们的心灵能否在有限中感知无限?在单薄中感知丰富?在缺憾中感知圆满?在匮乏中感知充足?

    一句话,能否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感知幸福?

    战胜小人的秘诀

    即便是孔子这样超凡脱俗之人,一生之中也免不了和一些难缠人纠葛难解。这无须抱怨,我们可以像孔子那样,把生命历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小人,都看成是我们的命,看成是我们的磨练。其实,任何一个障碍,换个角度看,也是一个高度,假如不能高过障碍,甚至比障碍还低,只能与障碍平视,甚至仰视,障碍就是峭壁,挡住你前行之路。但是,假如你高过障碍,可以俯视障碍,就可以在障碍面前抬脚,把它踩在脚下,此时,障碍就变了台阶,抬举着我们上升。

    面对阳货的咄咄逼人,孔子的表现是唯唯诺诺而不辩,这不是屈服,而是不愿与之纠缠——孔子终究不会去阳货那里为官,却也无须在此争一高低。

    战胜小人的秘诀是:不是要斗得过小人,而是要高得过小人。

    君子固穷

    好人有好报式的道德期待显然不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也不符合事实的真相。对此,孔子的回答是:

    君子固穷。

    你认为做一个君子就能处处行得通,到处受欢迎?错了!怡恰相反,君子正因为他讲道德、讲原则,追求进取却又有所不为,所以反而是常常被掣肘,时时被壅阻的,往往是行不通的。

    是什么在掣肘君子、壅阻君子?是君子自己,是君子自己奉行的道德。道德是对君子的约束,君子正是在这种约束中成就为君子,而小人之所以处处通行,正是他没有这些约束,而正是没有这些约束,才使其成为小人。

    这是对道德极透彻的理解,悲观而又崇高。孔子的意思是,道德只能保证我们成人,而不能保证我们成功。

    有时两者基至矛盾:我们必须在不成功中成人,也就是说,在世俗功业的失败中成人—一这就是磨砺,这就是考验。

    我们是要一次高尚的失败,还是要一种下流的”成功”?

    是保有人格尊严而失败,还是丧失人格得“成功”?

    道德的好处

    在得志的时候,小人也许还有一些派头,一些模样,一旦穷,他就会失去方向,就会无所不为了,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就会下流,就会堕落。这个时候不用别人来收拾他,他自己就会自轻自贱。

    所以,最大的失败一定是人格的失败,最大的穷一定是人格上的穷,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这就是道德的有效性道德不会保证我们成功,但是道德能够保证我们不会堕落;道德能够保证我们在失败的时候仍然是有精神的。

    道德强迫症

    很多事,你把它推到极端,就知道它的荒谬。

    再看看孔子对微生高借醋一事的批评。

    乍一看,微生高这个人还真不错:别人向他借醋,他没有,却不说没有,转而向邻居家讨来给人。但细一想,就不对了:有就说有,没就说没,有则与之,无则辞之,何必如此曲意做好人?如此拖泥带水,小心翼翼,是有意讨好别人,还是患有道德强迫症?

    所以,孔子说他不直爽。

    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都不能太刻意,这样会显得太有心机。也不能太曲意,这样会显得很烦琐。长期烦琐,人必委琐;人一委琐,便一无是处。

    做人干净利索一点,洒脱一点,直率一点,是近乎君子的。

    修正他人的权力

    无关乎道德,正如我们不能夸奖奴隶勤劳,囚徒规矩,家奴忠诚。

    强迫他人,哪怕是强迫他人向善,哪怕这种强迫是出于为他好的善意,都会导致人类的核心价值受损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人的自由和人的尊严!

    让我们再次听听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的警告: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即使他人不道德,我们也没有强制修正他们的权力,滥用修正权,是人类最大的祸乱!

    以直报怨

    一个人做坏事理当受惩罚,付出代价,这样才能让人不敢做坏事;

    一个人做了好事理当有好报,这才会鼓励人们做好事。社会就当形成这样的风气和大环境。

    ”以德报怨”还会使道德自身很尴尬,道德自身被置于一个或有或亡的危险境地。为什么呢?

    因为,正如上面分析的,以德报怨使得一个人,做好事也好,做坏事也好,结果一样——道德约束力没有了。

    其次,从道德的角度讲,当道德要求人们对坏人以德报怨时,道德首先就自己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以德报怨这个命题更糟糕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把道德当做奖品,赠送给做坏事的人了。

    孔子实际上在提醒我们道德一旦极端化,不仅会取消自身,甚至会助纣为虐。

    所以,"以德报怨",看似道德,实际上倒是起了不道德的作用:使不道德的人可以肆无忌惮,不用担心承担什么后果。

    可见,提倡"以德报怨”不但不能促进道德,反而要”促避"道德。

    孔子可能还这样想:对一个伤害过我们的人,去让我们去关心他, 爱护他,我们会心情愉快吗?如果不愉快,我们有必要那么委屈自已去实行道德吗?道德难道不是让我们舒展的,而是让我们委屈的吗?难道不是让我们愉快的,而是让我们压抑的吗?实行道德的过程难道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吗?

    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

    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他也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他,更不过分报复他,让他得到他该得到的。

    手段决定性质

    有钱和有权,这是人们所想要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会安处其中的。穷困和卑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不躲避的。

    君子与小人之区别,不在于爱财不爱财。物质上的享乐,是人的生理需要,君子与小人的生理构造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享乐的爱好,也是一样的。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只在于实现爱好达成欲望的手段不同:君子爱财,不仅受之有节制,且取之有道;小人贪财,不仅贪得无厌,且不择手段。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外不正当得来的富贵,是不吉利的,是不长久的,如浮云一般,易聚,更易散。所以,面对这样的富贵时,不贪求,不垂涎三尺,而是像面对天边的浮云,毫不动心。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石”,真是大潇洒,有此大潇洒,方有大自在:一种脱钩之鱼般的自在。孔子说这话时,是深感这种大自在的。

    其实孔子一点都不自命清高并以此骄人。他从不贬低常人的欲望以及对此种欲望的孜孜以求,更不否定欲望的满足达成带来的快 乐。他只是不断提醒我们见得思义。

    坏人往往不是因为一个坏目标造成的,而是一些坏手段造成的。

    想发财,不是坏人,用侵占不当财产的方式发财才是坏人,利己不是坏,损人以利己才是坏。

    同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好人,往往也不是看他有无实现某种道德目标,恰恰相反,常常倒是看他采取何种手段来实现他的目标。

    假如他因为不屑于采取不道德之手段,而最终失败,他不仅是好人,而且,他之所以是好人,恰恰是因为他的失败。很多时候,失败才

    能成就光荣,其极端的境界,就是杀身以成仁。

    对于财富,孔子还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财富如可求,当一名手拿皮鞭的市场守门卒,我也干,如不可求,我还是从吾所好。你看,孔子真的不唱高调。财富很重要,可财富也不是那么重要——通达而不矫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可求"与”不可求”,不是从能力上着眼,而是从手段上着眼,且手段之弃取,不在高低与贵贱,而在正义与不正义。

    优点的余地

    孔老师今天的教育方法可能不对,但是,教学内容还是挺好的:

    他不外乎讲了一个问题:凡事不能过头。我们要大济苍生,这是优点,但是,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不要霸王硬上。你仲由勇敢,这是优点,但是不要把老命搭上。

    有一天,子夏同学问孔子:老师,颜回怎么样?

    孔子说:颜回比我更诚信啊。

    "子贡怎么样?子贡比我还聪明啊。

    子夏越听越紧张:那子路怎样?子路比我更勇敢啊。

    子张怎样?子张比我更庄重啊。

    子夏几乎火了:他们都比你强,那您凭什么做他们的老师,他们为什么服您?

    孔子微微一笑,说:他们都只有一面,没有另一面:颜回很诚信,但不会通融;端木赐(子贡)能聪明却不能笨拙;仲由(子路)能勇敢却不能胆怯;颛孙师(子张)能庄重却不能随和;他们四人各有突出的优点,而且这些优点都超出了我,但是,你把他们四个的优点集中起来跟我换,我还不换哩。

    孔老师的意思是即使是优点,也要留一点余地!

    孔子有什么那么宝贝,舍不得拿来换他们四个的优点呢?

    就是优点的余地。

    警惕知识

    当有人赞叹孔子”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时,孔子表现出来的,不是自豪,反而是有些自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显然不以多能为贵,他显然 认为一些专业知识和才能是只要学习就会拥有的,长期浸淫一个专业,就自然会成为专家,所以,专家并不难得也并不珍贵;君子不器,

    就是君子并非仅仅是一个专业人士,或者反过来说,仅仅专业人士,不足以称之为君子。君子之道,在于修身养性,在于仁义道德,在于具备价值上的判断力,而不是对于事实的认知。

    所以,他告诫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话一般人都理解为: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我一直怀疑孔子这段话何以如此肤浅,其实,孔子的真正意思是对于知识,要分清哪些是我们必须知道的,哪些是我们不必知道的;必须知道的,就一定要知道(为知之),不必知道的,就丢在一边(为不知)!

    尼采自问:我为什么这么聪明?

    然后自答: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我的精力。

    孔子为什么成为圣人?

    我来回答:因为他知道哪些是必要的知识,哪些是无用无聊的知识!

    以一胜多

    那些崇拜神化孔子的人以为,只要证明孔子多知,就可以证明他是圣人;列御寇先生的逻辑则是只要证明孔子并非"多知”,就可以证明他并非圣人。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圣不圣,就看多知不多知。

    其实,这两派人物是在一个低层次上缠斗,而圣人早已超越他们而去。

    孔子说:端木赐呀,你以为我是学了很多而又一一记住的吗?。

    端木赐回答说:是呀,不是这样吗?

    孔子说:不是,我有一个贯通的基本思想观念。

    ”多学而识之”的是什么?就是知识啊。孔子显然担心他的弟子们以为他只是博学多识——后来更多的人这么以为——于是,他主动谈起这个问题,以提醒人们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系统的思想与原则,比拥有无数鸡零狗碎的”知识"重要得多。

    孔子和端木赐子贡的此则对话,关键词是两个:”多”和”一":

    多是指知识,一是指思想方法或价值观。一个正确的价值 观或思想方法,胜过无数的琐碎的知识。

    孔子比我们高明,不是他知识比我们多,而是他判断力比我们强。

    一个人的境界,不取决于他知识的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认知的能力有多强;不取决于他知识的宽度,而是取决于他精神的高度和深度。

    从孔子的简历反省自身的简历

    我这样写,不足千字概述孔子一生,已经足够简略,但是,孔子自己写的简历是什么样子的呢?

    子是这样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只有三十八个字。

    区别不在于字数的多少。

    区别在于:我写的是世俗的功业,孔子讲的是心灵的修业。

    我写的是成功,他讲的是成人。

    我记住的是世俗眼中的人生阶段和上升阶梯,他注重的是自我智慧的发育和境界的提升。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孟子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一般人之所以为一般人,不亦宜乎!

    就凭这两份不同的简历,我永远不会自作聪明地说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

    我知道我们和孔子的差距。

    孔子的气质

    孔子的学生陈亢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老师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每到一国一地,很快地就能掌握该国该地的政治、风俗和人情。他对老师具备的这种超乎寻常的亲和力感到不解。于是,他就请教师兄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国一地,一定能够获知其国其地的政治民情。他是刻意求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知他的呢?

    子贡回答说:先生是以温和、良善、恭敬、检点、谦让的态度得来的。他老人家获得信息的方法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吧!

    子贡是一个特别善于总结的人,更是对自己老师非常懂得的人,他揭出的”温良恭俭让”五个字,不饭刻画出了孔子的温煦气象,还给人修养身心提出了一个可资对照的努力方向。简言之,这五个字包含的人格、气质内涵,大致如下:

    温,为人温和,不激烈,不尖锐,不尖刻;

    良,不仅仅是善良,它是指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善意和敬意;

    恭,就是谦恭,和睦,对人、物有恭敬心,敬畏心;

    俭,指做事有分寸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个人生活有分寸感,那就不奢靡浪费,所以生活节俭是检的一个方面。

    恭敬很好,但是恭敬过头就不好。所以,孔子反对"足恭”:在大街上碰到老师了,你说:老师好!打个招呼,很好,给老师鞠个躬,也很好。但是你趴在大街上就给老师磕头,就不好,过分了,老师会尴尬。如果是有意作秀,炒作自己,那是对师长的"绑架”。

    绝境的好处

    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不得不面临四面的荒凉。但也只有在此时,只有意识到自己已然丧家,必须自我看顾,人类的自我及其伟大才能够显示,人类才开始吁求自我的德性,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从中获得自尊和崇高。同样,只有意识到自己身处荒原,人类也才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回家。这里用得着诺瓦利斯的那句经典的话了: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孟子把孔子和自己这样的人,称之为先知先觉者。什么是先知先觉者?就是最先感觉到荒野上四面的寒风,惊觉已经被逐出家园的人。

    论“死”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杀身"'就是为死。很多时候,不杀身不足以成人(成仁),或若荀生必将妨碍成人(成仁)之时,死亡就是我们的追求,就是我们的福报,就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机会。可见,在孔子看来,死亡不是人生被动的无可奈何不可回避的凄凉结局,在很多时候,倒是成就人生的一道必要工序,是人生的最后辉煌,最后玉成。直言之,死是可以”为"的,可以安排的,可以计划的,可以纳入成就人生的规划的。

    显然,孔子把死亡当成了人生可资利用的积极要素,一旦死得其所,死 就成为生的完成,成人的标志,所以为死;

    但另一方面,孔子还认为,生,是为了死,人生,就是学会死,人生,就是为了那最后体面尊严的死,生的伟大,是为了死的光荣。他回答子路的:未知生,焉知死,其内涵是:若我们有一个努力的生,死就不是问题,死不是问题,生才是问题。自然之死既然不可避免,那就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关于自然之死的唯一有价值的问题是:我们为了那不可躲避的一刻准备了什么,或者说,当离开的一刻到来时,我们是否已经收拾好行装,而没有在此生丢三落四。一生小心,就为了最后时刻的坦荡离去,一生拘谨,就为了最后的释然而逝。

    一生的努力,就为了死之日能有德而称——这是真正的向死而生。

    把圆满的死亡设置为目标,向着这样的目标去生,生便有了方向。

    其实孔子早就知道生死之相辅相成圆融一体。只是孔子并不像庄子那样因此而趋向于虚无,恰恰相反,他是因此而更坚定人生价值的实有;死亡意识并没有使曾子感叹人生的虚无,而是体会人生的短暂和促迫,从而以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承担人生的责任,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者面对死亡的态度,更是他们面对人生的气概。

    考量其价值

    对于鬼神这类无稽之物,孔子到底信不信?我的回答是:孔子信其价值,不信其事实。

    祭如在,应该是”祭鬼如鬼在”的简略式。鬼者,归也,祖宗所归往,子孙所归敬也。全句意为:孔子祭祀祖先时,好像真有祖先在受祭;祭神时,好像真有神在受祭。孔子说:我若不真心诚意地去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祭祀之时,既然并非祖宗、神灵真实在场并受祭,只是在祭祀时,为了保持虔诚,心中默念祖宗、神灵。如(同)在,那么,孔子这句话,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他不信鬼神真实物理性的存在,他只把它们作为一种价值存在。

    看来,对于“”死者有知无知”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关键不是去辨别事实,而是考量价值。

    既敬鬼神,为何又远之?因为"敬”鬼神,是为了敬一种价值,而远之,是因为不相信鬼神实有,不必也不能沉迷。不知敬畏神秘力量,是没有信仰迷信鬼神实有,是缺少理性精神;既有信仰,又有理性,这就叫智慧。

    智慧与知识有别。简言之,知识是“”对于事实的认知”,其对象仅仅是事实,而智慧则不仅能够认知事实,更重在考量和认同价值。

    孔子说君子不器,为什么君子不是器?因为君子拥有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艺,而且能够考量、商榷、估定和认知价值,认知到人类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而且还是价值的存在;人类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和肉体的生活,还是精神和道德的生活;人类的生命不

    同于禽兽的生命,他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所以叫”性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如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tn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