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南联大》—战乱时期的时代骄子。

《西南联大》—战乱时期的时代骄子。

作者: 妮亚 | 来源:发表于2022-04-25 14:17 被阅读0次

  花了近5个小时看完记录片《西南联大》,好多次热泪盈眶,战乱时代对于知识的渴望,教育的重视和文化的传承,又是一种怎样的坚毅刚强。这是一所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合并迁往云南昆明创办西南联合大学,也称西南联大。

  相对于赫赫有名的三所国内顶尖大学,西南联大已经消失在历史当中,当年那些曾经在西南联大学习工作的大部分人都早已离世,在世的也都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回忆起他们的青葱岁月,尽管70多年过去了,仍就历历在目,我有些好奇,究竟是多么厉害的一所学校,竟培养了我们这代人无比熟悉的文坛巨匠和行业翘楚,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工业发展贡献一生。这是多么令人折服的品质和精神。

  看完之后长舒一口气,这所学校从校长,教授到每一个学生,他们的敬业,爱国和对学术的追求,一个个平凡而又执着的鲜活的人,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顾个人安危,国难当头,每个人都散发着微小的光芒,为中国宝贵的教育事业贡献一批批卓越的人才,不管是文学界,翻译界,物理界还是航空发展各行各业,他们输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民族希望,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扎进参军,为战争服务,为中国的胜利奉献自己,哪怕是生命。

  不得不感慨那个时代对于读书的纯粹,他们可以不顾个人的安危和生活的艰辛,埋头苦读并钻写专著;好像知识分子唯一能做的是将知识的火苗传播下去,一代又一代。作为那个时代的大学,担负的太多的责任和使命,以致于当它顺利谢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重新回答被战火洗礼被涅槃重生的地方,从那里走出来的莘莘学子依旧包含对母校的感恩与眷念,这就是一种教育,一种让人铭记于心的感恩教育。

  如今我们生活的年代对于知识的获取是多渠道且杂乱的,来源也更加丰富和广泛,大部分的我们少了那份对于学习的初心,我们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却忘了曾经在中国的一片土地上,那些在不安宁的土地里那些闪闪发光的关于教育读书学习的故事,科学,民主和自由的灵魂在每一处回荡,他们好像在告诫我们:孩子,要好好学习,因为你们才是中国的未来,是我们中国民族成长的新一代。等我的孩子再长大一点,我一定会陪他在看一遍,告诉他那些不曾了解的关于西南联大的故事,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刻骨铭心一段宝贵经历。

相关文章

  • 《西南联大》—战乱时期的时代骄子。

    花了近5个小时看完记录片《西南联大》,好多次热泪盈眶,战乱时代对于知识的渴望,教育的重视和文化的传承,又是一种怎...

  • 永远的西南联大

    听说过西南联大,也看过一些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当我走近它的旧址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

  • 散文结构分析,练写必备

    《新校舍》 ——汪曾祺 主题: 通篇描述了西南联大校舍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讲述“我”在西南联大生活时期的情况,前面描...

  • 西南联大启示录

    最近看了两个有关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和《西南联大》,读了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现在仍...

  • “受戒—汪曾祺代表作”读后随笔小记

    自“欢乐颂1”中读了“南渡北归”、再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后,对西南联大时期的老师和学生再次生起崇敬,遂于图...

  • 从西南联大说起(8.22头马演讲)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对西南联大是怎样的印象呢?对,大家的印象中,西南联大是抗日时期的中国顶尖学府,迁徙到...

  • 活出自我,乃成大家

    最近,央视的一部纪录片,吸引了我的眼球——《西南联大》。 该片通过档案资料、采访西南联大的师生等,展现了抗战时期北...

  • 汪曾祺小说分享(二)——《跑警报》

    抗战时期,汪老随着西南联大搬到了云南昆明,这期间,日军的轰炸机随时可能把西南联大夷为平地,可是,在这个紧张、危及的...

  • 《西南联大》观后感

    带着三个问题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这三个问题分别是,西南联大成功在哪里?西南联大为什么这么成功?西南联大...

  • 从西南联大到改革开放

    从救心到救人,从西南联大到改革开放,时代的任务性总是围绕着人进行的。 西南联大救心之教育 1937年日军占领了北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南联大》—战乱时期的时代骄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ut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