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叔有句铿锵有力的话:复盘是为了翻盘。看到群里号召写复盘文的时候,扪心自问了一会“你的复盘,凭啥翻盘?”
复盘,得认可自己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得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憾之处,得总结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及制定执行计划。这是翻盘的动力。
我把它总结为成就感、缺憾感及方向感。
一、逼出来的成就感
1,时效,决定你的阅读单位价值
按照我进营前的读书方法,大概是3天一本书,不会刻意安排专注时段,看完就只有一个大框架印象及框架或者要点笔记。相当于打怪3天,收获书中30%的经验,而在一周之后,因为没有深入使用的原因,大概剩下10%的经验值。也就是说,是一种水过鸭背的低效努力。
清单营要求一天一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鲜又充满挑战的玩法。为了写清单,我替换了既定的书单,选了一些200页左右,文章易懂且框架清晰的书。但基本方向做了微调:逻辑思考,个人成长,养生。
逻辑思考类:重要的事情说三点;从为什么开始。
个人成长类:成功的真相;我变快乐了;番茄工作法;深航的杂志;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天下没有陌生人;成为你想要的改变。
养生类:养眼就是养精神;
这十天,看完了这十本,写了一百条清单,字数超7000字。因为时间紧迫,我的阅读速度也在快速提升。第一天选择的是一本许久前曾通读过的书,约2小时重读加40分钟写清单时间,第五天开始压缩到新书1.5小时看完,加40分清单时间。最后一天,《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这本200余页的书,一小时40分看完加写清单。
也就是说,一本200页的新书,阅读速度从3天压缩到2小时内,并且输出书中自认对自己有启发有用的十条清单。收获书中50%以上的经验,十天过后,至少留存30%。总体效率翻至少5倍。
2,清单,不仅是清晰地单列要点
进营的第一天我拿到了一个这样的打卡要求和范例。于是我把清单体简单定位为:这是一种从所看书中抽取十个要点的高级流水账,训练的是自己对书的快速理解和精炼表达能力。
不为翻盘的复盘,拿来何用? 不为翻盘的复盘,拿来何用?直到我看到了评选出来的最佳清单及最佳分享,突然醒神了。方向错了,再怎么刷空血槽也没有用。
在面对新规则时,为什么别人可以想到突破规则并重建规则并实操,而我没有?这就是思考方式及深度的差距。
在迷茫三天后,我开始想明白自己为何要用这样的方式阅读一本书,为何要写清单体。
之前觉得是找十个有启发的点就好。后来觉得是找找点基础上还要按自己的逻辑连成线,再重新建筑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面。
阅读及写清单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理解~重构~呈现的逻辑思考三层次模型重建的过程。不仅需要拆解作者思路,看透整书框架,更重要的是自己对书中观点的反思概括和凝练。
你的清单体不光是作者的意识的表达,而是在作者的基础上的重构,变成更合适自己消化和记忆的金字塔。应该说,是用立体化的方式呈现精华。这就要求你找点,描述点,排列点等能力都得提升。这是对自己全局思考和思辨能力的提升锻炼。
而好的清单体,正如佳人。得有清婉音容再加上有序有趣有文化底蕴的灵魂。从声音来说,得得吐字清晰感情深厚,而不是机械性地念读;从相貌来说,文字排版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字里行间虽不用词藻华丽,但免不了精辟简洁。从魂来说,需要内在框架清晰,按逻辑顺序递进,最好能看到灵动的画面感。
虽然没有拿过最佳,但我已经突破了自我认知。和别人比,找方向,和自己比,找希望。虽败犹荣~
附一篇我喜欢的最佳范例:
不为翻盘的复盘,拿来何用?3,阅读,只要你想随时可以
十天里,我有四天在旅行的路上。难得和朋友小聚,自然要玩的痛快。所以阅读写作的时间放在了轰鸣的飞机上(其中有一篇写的是深圳航空的机上杂志),在摇晃的往返车程中,在酒店小歇的片刻等等。
途中写的这段话,还是挺喜欢的:
当悦读的是一本书,那就抽其精华,重塑属于自己的骨肉及精魂。当悦读的是一个人,那就剖析对方思考框架,表达方式及过往经验,取其精华化为己用。当双眼和双脚丈量这河山,那就用心体会世间的天地广袤和风物变迁。随处,随时,随心的悦读,也是种人生的修行。
不为翻盘的复盘,拿来何用?二、留给我的小缺憾
1,缺失的仪式感。
精力有限,我没有过多查看连队聊天。阅兵,熄灯,抢红旗等都是一略而过。过程中缺少了仪式感。
2,缺失的参与感
少了很多和老铁链接的乐趣。好些厉害的老铁,都是后来慢慢回看记录才发现。多少有些缺憾。
3,缺乏的语音锻炼
抱歉的说,我一直是念读的。没有情感和温度的声音,再加上语音不太标准。真是辛苦点评组的各位。
三、既已点灯,何惧道阻且长
我从一个旁观者,到参与者,到受益者和分享者,这个角色的转变花了十天,然而,这十天的收获需要十天的n倍数去固化,成为践行者。
考虑精力分配和工作关系,四月期间的暂定计划
1,至少一周一篇清单体,并朗读
2,阅读方向转回既定的管理方向,比较难懂,预计耗时较多。
3,多用语音输入法,锻炼自己的发音,和朋友聊天都用语音。
自勉,希望有天,我以为有用的,也会对他人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