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生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00:03 被阅读3次

     

     

    眼下从城市到乡村狗患愈演愈烈,许多城市着实也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其中不乏一些严厉的处罚措施,可就是不见效,2017年,全国报告狂犬病发病516例,死亡502例。狂犬病位居死亡人数较多的传染病种前列;被扑咬,受惊吓而死的1200余例。为什么善良者会陷入到且战且退的尴尬境地呢?也简单,法律缺失了天然具有的锋利牙齿即威慑性。如果一只狗咬了人,立即将狗主人以危险行为罪逮捕,你试试,狗患还猖獗不?

    除了执法主体不明确的因素外,之所以人狗拉锯,相持不下,可能还与狗的畜生身份有关。嘛叫畜生呢?就是人类豢养的可以带给自己利益的动物。畜生的衍生定义有二:一指卑鄙或兽性的人,由于粗俗、邪恶、堕落、贪欲或残忍,甚至反人类而令他人鄙视、厌恶,招人唾弃的人,像强奸自己的亲生女儿之类。人们把这些做坏事的人骂成“畜生”;二,比上述恶行更进一步,招来的骂声是“畜生不如”。 哈哈。畜生一下子由最坏立马变成了“次坏”。

    实际呢,“畜生”也罢,“畜生不如”也罢,几乎没有区别。但两种不同的表述里隐隐透露出来人们对畜生的矛盾态度,喜接受狗的摇尾乞怜和萌态十足,也就是所谓“狗狗是人类的朋友”,但同时又极厌恶狗的随地拉撒和对无辜者的张牙舞爪和凶猛扑咬,终于狂犬病呢,那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犬类之恶的极端。

    既爱又恨,欲说还休,倚门回首,却把梅嗅,在这种心态下,刚性的法律简直沦为了一场挑逗和暧昧,狗患自然也就禁绝不了。

    畜生为佛教所说六道之一,指的是飞禽走兽、蜎蠕虫蚁等多种动物,属于六道中的一道。在民间用语上主要是指禽、兽,写作畜牲。如此说来的话,畜生的范围就大多了。不过,尽管大,人于畜生,无一例外都存在上述的爱恨交加,狗不过是一个典型罢了,虎狮熊罴也一样,武松因打虎为民除害成就了一世英名,可与此同时,百姓人家一进院门照壁上就是一只下山虎,中堂则是回头虎,专业画家笔下的凛凛虎威那就更不用说了。

    幼时听人说,黑老鸦如果停留在屋顶上叫唤,那是个大凶兆,意味着该人家要死人了,因为乌鸦爱吃腐肉,嗅觉敏锐,对死亡的气息特别敏感,能够先于人知。听上去有鼻子有眼,不由你不信,于是很担心很害怕忽然有一日这个黑不溜秋的死亡信使也来到自家屋顶,爷爷奶奶委实有点大了。在民间的传统文化里,这大约就是对乌鸦的全部解读吧。而在古代呢,乌鸦的形象要略微好点,因为古人在强塞于其负面内容的同时赋予了一点吉兆的臆断。明代笔记《集异新抄》里,乌鸦的出现虽然导致了一场灾难,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吉兆。“天启甲子二月二日,长洲章家童子十余岁,在厅事前,群鸦飞入,啄其额头,流血哭叫。”有个十五六岁的丫鬟听到小主人的哭声,赶到前厅刚想看个究竟,“鸦遂舍童子而啄之”。章家人全数出动,举杖驱鸦,终于打死一只,挂在屋檐下面,大约是想“杀鸦给鸦看”,但却惹来上百只乌鸦,绕着章家大宅叫闹了整整一天才算离去。章家人不知道这预兆着什么,提心吊胆,这时突然传来消息,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主人竟然金榜题名了。上述故事的内容不难看出编故事者的矛盾心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此乌鸦显然是祥鸟,而到鲁迅《药》的结尾:“......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声“哑”显然不怎么悦耳,如果翻译成人话,那就是“完了,全完了,啥指望也没了”。

    狗也罢,虎狮熊罴也罢,黑老鸦也罢,它们共同的名字就叫——畜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畜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zj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