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334724/c537a7f7ef32794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4724/6dde40deb1474c3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4724/da6a8b2b9d4e3df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4724/f04e7b43fbbd4bd4.png)
当看到唐山某私立小学的寒假特色作业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多,而是精彩。身为教育工作者,时常抱怨素质教育离我们很远,其实,素质教育就在身边,惭愧的是,我们自己没有放眼于寻找办法去做,而只把眼光放在抱怨自己所面临的制度的缺陷。如果把问题的点放在自己还能做什么身上,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会比抱怨好很多。
自我分析后,转换一个视角,那就是教育成本和教育平等性的问题。
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会保证人人都要接受义务教育,却没保证受到的教育都一样。可以说城市越发达,教育的资源也相对越好,就在唐山这样一个三线城市的市级学校和县级学校,就有如此大的差别。
当我们的一切眼界还只锁定在语文数学英语的必考科目上,别人让学习源于生活的理念贯彻实施。当我们还在小心翼翼要不要留拓展性作业,怕家长抱怨时,别人已经开始用作业去促进亲子互动,增强亲子合作。当我们抱怨要监督孩子写作业时,别人把作业当成乐趣,乐于与孩子一同接受挑战,完成挑战,获得成功。
教育永远是不平等的,我们也永远不能让它平等。但如果在教育的链条里的每个人,都能勇于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敢于接受自己的那份挑战,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把问题的放在怎么做能变得更好,而不是去纠缠是否公平。
每一个人都是教育的结晶,他的身上凝集着他的家庭,他的学校,他周围的社会对他的教育及影响,那么他最终形成的样子,就是这些影响对他的触动,以及他愿意吸收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会有的优秀,有的顽劣。
孩子愿意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或者我们愿意顺着孩子眼中的未来去期待,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从老师角度,我们不能放弃对素质教育的追求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好多工作必须在学校开展。
从家长角度,我们要积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给孩子追寻最优质的教育。
年幼时,陪伴,启蒙,事半功倍。
年少时,锻炼,磨砺,事与愿随。
成年后,他已经有了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判断,你再想去管教和控制,往往事与愿违。而你到那时也已年迈。所以,少罗嗦,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教育这条路上,如果我们堆满笑脸,开心满足,此时,孩子一定完成了我们的期待,或者超过我们的期待。如果我们愁眉不展,心灰意冷,孩子必定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对孩子的期待换成对你们共同的努力呢,调整一下期待,我们的视角就不一样了。
孩子不是必须优秀,必须成功,而是在他们没做到优秀和成功的时候,有我们告诉他,你可以成功,我陪着你,这样他才有可能成功。
所有的失败和抗拒都是因为没有准备好,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准备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