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算不上是有痛觉的“痛苦”,但是让人不舒适的话,那大概就是无聊感了。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摆荡。
不愧是悲观主义的集大成者,这让生命本身成为了一场悲剧。
而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生命这团欲望被称之为力比多,仿佛是给有机体生产动力的燃料,其中蕴含着生命力、冲动、创造力、性等等;如果人生步入老年,力比多随之降低,以上所有都对应地减少了,甚至连恋爱也没有心情,也无法生育孩子,这是我们看到的普通人的模式。
人的欲望会不断被拉高阈值。“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原本第一次觉得好吃的东西,新鲜感过了以后就很难再次体验到那种冲击般的幸福感,而人们又总是还想体验,于是就要加大剂量。
但所有欲望的满足都与一种阴影相伴而生,那就是无法被满足的失落,或者满足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或者满足后的空虚感。
比如一个人现在馋巧克力蛋糕了(欲望与冲动),如果吃了,当下会 得到满足,但马上会开始担心自己发胖或者罹患糖尿病(消极后果),以及虽然嘴巴吃到了,但是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吃完很快就忘记了,机体又开始蠢蠢欲动寻找新的刺激,满足只能管一小段时间。
而不能满足,则是深切的失落与痛苦,连口想吃的蛋糕都吃不上,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也许这就是佛家很早就参透的道理,所以教导人们止息欲望,关注一个又一个来临又逝去的当下,把五感扩展到身体和情绪的觉知,避免被思维绑架。
有的人会觉得做正念练习很无聊,或者仅仅是对于觉知自己感到恐惧吧,拒绝去面对这样的无聊,其实是懦弱。
无聊是灰尘一般弥散在房间中的呛人味道,是看完N集电视剧大结局后的怅然若失,是合上长篇小说为主人公的命运唏嘘感叹,是胸口仿佛被凿出一个大洞般的空虚乏味。
每个人都曾被无聊感击中,然后人们奋力扭动挣扎着想要逃脱空虚之神的魔爪,所以找到了这么多这么多,打发时间的事情,赚钱拼事业的意义感,陪伴家人朋友的自我劝慰,各种游戏,阅读,视频,旅行……所有的艺术。
如果能站在这无聊之中而毫不晃动的话,一定拥有一颗能够耐受一切痛苦的心。因为痛苦起码是一种活着的实感,而无聊……无聊太可怕了,无聊能让人丧失活下去的勇气,能消解一个人的意志,能让世界变成灰色。
有时这样的空虚感会啃啮心灵,我在做着很多事的时候会想,是不是不该这么做?是不是要把做这事的时间,拿来“干正事”?
然后想想其实人生本也没有什么终极意义,如果此刻还能够有一点点动力去做些什么的话,那么就去做吧。儿童的玩耍本就不是“为了”什么而玩的,不是为了提升智力,不是为了锻炼手指灵活度,甚至不是为了任何大人所期望的训练目标,玩只是玩,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所以要背负目标感,但其实世界本就是我们的玩具。
哪怕是最为残酷的战争,如果脱离了肉身,就会变成“安德的游戏”,真实和虚构总是互相转化,我们所阅读的这些作品,也是在用虚构的方式在阐释着真实。
所以真的要拥抱真实吗?那可能意味着无法躲闪地直接撞上虚无。
忙碌会让人意识不到无聊的存在。被称为时间管理大师的我,其实并没有资格说这句话。大概自己也从内心深处惧怕这无聊吧,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地抵抗它,仿佛害怕被无聊的差吏抓走一般。
但当空虚感再度浮现,我可以堂堂正正地说:我完成了一个人要存活于世必须要建设的生产资料,剩下的时间就请交还给我吧,做我愿意做的事,哪怕它并不指向一个结局。
如果能赦免自己“必须要完成责任,必须要承受苦役,必须要活出意义”的莫名信念,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玩耍了。
也许生命本身就是,于世间游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