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这篇文章中存在大量缺乏逻辑的煽动类词汇,不过我在身边朋友的讨论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有孩子并已经购置学区房的群体(以下简称群体 A),对这篇文章的抨击更加激烈;而尚未购置学区房的群体(以下简称群体 B),持有的态度更加开放,甚至大加赞赏作者的摄影技术与生活态度。
从后几天来看,对这篇文章的批评声浪远大于赞扬,不过这主要是因为原作者博眼球的写作策略,故意留下了很多破绽。
例如:买学区房和出去旅游本身就不是替代关系;而旅游经历与孩子成长也没有必然的相关性;更不说其中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的混淆问题。
因此在这里我们不妨优化一下这个问题:例如,对于一个经济实力有限的家庭,要不要卖掉现有房子、背上几百万债务、通过大幅降低现有生活水平的代价,来给刚出生的孩子换一个(例如 800w)学区房?
我在上述两个群体里找了几个学历、行业相似的朋友问了一下,其中群体 A 中都是已经买了学区房的人,而群体 B 中都是还没有买的,得到的反馈仍然是两极分明(见下图)。
上面两个群体的理由其实都存在可能性,但是显然我们更愿意符合自己利益的那个理由。就像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泰勒先生在 1980 年所提出的禀赋效应,人们总是会高估自己所拥有东西的价值。
衍伸来说,我们更愿意相信符合自己利益的事,而不管这种相信是否客观和理性。
传统的禀赋效应理论主要针对交易成本和市场效率问题,但是在如今科技大幅加强了通讯和传媒工具之后,进一步强化了禀赋效应的负面性,使得它就像一张黑幕,在不知不觉中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微信群等类似通讯工具的存在让我们很容易找到爱好和观点相似的群体,而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会强化我们的观点。
有些观点也许 99% 的人们都不认同,但当那1%的志同道合者走到了一起时,这种群体效应给他们一种全世界都在支持自己的错觉。
例如:我听说过有个别养生群,里面的人们都反对现代医疗,坚持使用偏方,并相互支持和交流中医偏方的治疗效果。
当群里的人在遇到其他人的反对时,他们会在这里寻找支持,并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完全无法客观对待其他的医疗意见。
通讯工具的个性化推送,让我们总是会看到相似的观点平台,在营造了阅读舒适感的同时,却也妨碍了我们客观地了解世界的全貌。
喜欢娱乐的人会觉得推送的都是明星消息,喜欢游戏的人会觉得全世界都在“吃鸡”,喜欢购物的人会觉得“双 11”是举国欢庆的日子……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每一个主流群体都会有无数媒体和公众号去主动迎合和营销,热衷学区房的人看到的都是高歌猛进的媒体,热衷消费的人自有大把辞职旅行的公众号来维系。
“在这个时代,我们找到想看的信息太容易,找到客观与真实太难。”
在传销案例中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在哄骗新人时一定要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并用信息密集轰炸的方式对其洗脑。讽刺的是,在信息爆炸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这些平凡的信息受体,却正在自愿地走入信息的黑屋。
今年2月,新闻爆出有微信群中父母联合起来反对给自己的新生儿注射疫苗,认为疫苗有毒;更不提FB上那个声名煊赫的‘平地党’(flat earth theory society),在“旅行者一号”都已经飞出太阳系后,竟然仍有数百万人还在坚信地球是平的。
“在这个时代,我们有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搜索工具,却让愚昧和错误变得更加容易传播。”
禀赋之幕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让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
回到本文最初的学区房问题,买房的人觉得不买的人缺乏远见,不买的人则觉得前者都是历史的接盘侠,他们都有一个互相认同、互相支持的群体,还有投其所好的公众媒体负责提供他们爱看的舆论……
而房子毕竟只是小事,而禀赋之幕的范围却大得多,直接导致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差异不断加大,而且也愈加顽固。
比如大城市和小城市、比如“60 后”与“80 后”与“00 后”、比如娱乐人群与翻墙人群、甚至比如不喜欢绿色的与喜欢绿色的…… 在经济规律的主导下,我们永远不会缺少逢迎特定群体的舆论媒体,却使每个人都活在自以为的正确之中。
正如“800w”一文,在其充满营销性的偏颇言论的刺激下,各类观点的文章纷纷出来蹭热度。而在大讨论之后,我身边的群体 A 和群体 B,都在自己的群里开心地分享着符合胃口的文章,并屏蔽着自己讨厌的人……
▌作者简介
周zz,数学系学生、金融从业者、文学爱好者。
题图:沫沫
校订:吴巍 / 姚色丰
公众号:新生大学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