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市场上,烘焙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最喜欢的东西,就在这个日渐红火的市场上,老牌烘焙企业克莉丝汀还是走到了退市这一步,曾经的烘焙第一股到底做错了什么?
一、老牌烘焙克莉丝汀还是走到了退市?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无力回天,“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确定退市。
克莉丝汀发布公告称,其收到香港联交所函件,经审慎考虑所有事实及证据,以及本公司及联交所上市科提交的全部陈述后,上市覆核委员会决定维持上市委员会撤销本公司上市地位的决定。克莉丝汀将在12月27日被撤销上市地位。
门店全关、无法正常交出财报的克莉丝汀,早从2023年4月3日起就开始暂停买卖股票,停牌至今近21个月。今年10月18日晚间,克莉丝汀发布公告称,因克莉丝汀未能满足所有的上市复牌指引,港交所决定取消克莉丝汀的上市地位,即对克莉丝汀做出除牌决定。
克莉丝汀创立于1993年,是较早一批由外资投资的烘焙品牌之一,其通过中央烘焙工厂及西式烘焙冷链技术在门店售卖面包及蛋糕、月饼、点心等。2012年,克莉丝汀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烘焙第一股”。巅峰时期,克莉丝汀在全国拥有1052家门店,然而到了2022年12月,其剩余的200多家门店都已经歇业了。
克莉丝汀在上市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2012年,其营收达到13.88亿元,此后逐年下降;同年,其净利润同比下跌了79.04%至0.20亿元。到了2013年,克莉丝汀不仅营收下跌,还陷入亏损的泥沼,之后,克莉丝汀再未实现盈利,连续9年录得亏损。
二、老牌烘焙第一股到底做错了什么?
克莉丝汀曾经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烘焙行业的先驱者,它承载了无数消费者的甜蜜记忆,更是顶着 “烘焙第一股” 的光环闪耀一时。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它却走到了退市的境地,这一结局着实令人唏嘘感叹,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当提及中国的烘焙行业,克莉丝汀这个名字曾经是许多人记忆中的一抹甜蜜。作为中国烘焙市场的先驱者之一,克莉丝汀在2012年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被誉为“烘焙第一股”,标志着其在中国烘焙市场上的领导地位。然而,随着时光流转,这家一度辉煌的老牌烘焙企业却逐渐失去了往日光彩,最终不得不面对退市的命运。克莉丝汀走到这一步虽然让人唏嘘感叹,但同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市场的无情和竞争的激烈,使得即使是曾经的领头羊,也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对于克莉丝汀而言,它的故事不仅是商业策略的失败,更是时代变迁下传统产业模式适应性的问题。
其次,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克莉丝汀未能及时调整其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早期的克莉丝汀凭借其大规模连锁经营的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和利润最大化。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这种僵化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新兴品牌通过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如单店经营、线上线下结合等,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克莉丝汀的传统连锁模式在面临租金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除了经营模式的问题,克莉丝汀在产品和营销手段上也显得僵化,未能跟上市场的步伐。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外观等方面要求的提高,以及新生代消费者对于健康、新鲜、个性化烘焙产品的追求,克莉丝汀的产品线却未能及时调整,依然停留在过去的风格上,缺乏新意和吸引力。
在营销手段上,克莉丝汀同样显得滞后。新兴品牌通过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等方式,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而克莉丝汀却未能及时捕捉市场的新趋势,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上,导致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减弱。
第三,在门店不断缩减的同时,克莉丝汀还陷入了高管之间的激烈内斗之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分歧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率,更严重地损耗了企业的元气。内部斗争导致了管理层注意力分散,无法专注于解决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频繁的人事变动也让员工士气低落,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种状况无疑加速了克莉丝汀的衰落过程。
第四,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餐饮行业的门槛极低,尤其是烘焙领域,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这意味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红海”阶段。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一家企业若想脱颖而出,必须具备独特的竞争力,如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高效的运营体系、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等。遗憾的是,克莉丝汀在这几个方面都表现得不尽人意。
从某种程度上讲,克莉丝汀的案例不断提醒我们:即便是上市公司,在失去竞争优势之后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市场永远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某个品牌的过往成就而给予特别待遇。相反,它会无情地淘汰那些无法适应变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企业。因此,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新兴势力,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寻求变革与发展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