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倦也属于我们的一种正常负面情绪,柔软如羊绒衫,坚硬如铁合金,它们的物理特性不同,但是无论是坚硬还是柔软都有一定的限度,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它们,它们也是有自己的疲惫感的。羊绒衫会皱,铁合金也会弯折。什么材料都有自己的承受度,人也一样。
如今的快节奏的生活多变,时不时上夜班已经成了尝试,所以还是想强调一下睡眠的智慧,因为大脑神经承接外在压力也是有限度的。所以大多数精神科较为严重的人都会被推荐精神类助眠的药物,以通过睡眠来修复受损的大脑神经。
疲倦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且很容易看出自己的虚弱,不能很好的有序的应对外来的风险,思考能力也会僵持,鲁钝。毕淑敏老师再一次将疲倦比作淡淡的腐蚀剂,腐蚀着我们的意志力,就像强心剂一样,疲倦将我们腐蚀后,我们再没有了那样的朝气(好奇心和求知欲)。
老师还提及了婚姻和疲倦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婚姻的疲倦大概是没有互相了解的刻板重复,假设妻子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进行家务活动,丈夫日复一日去上班,回到家是疲惫的婴儿啼哭,然后还有除了夫妻之外的第三方参与,是是非非,非得要断出官司来。这就是婚姻的疲倦,忘记了初识的欣喜,让彼此没有互相理解的抱怨不断重复,尽管每次争吵的词汇不一样,却一次又一次想腐蚀剂般的疲倦毁掉当时的满心欢喜。人生不能只如初见,婚姻也需要保险。
疲倦至极的时候,身体机能也已经到了顶点,在这样的状态下,其实体内的防御系统以及能量供给已经殆尽,人内心的能量根本不足以呼吸到能滋润心脏的氧气,二氧化碳占据了血液。这是身心俱疲,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在很多情况下是联系在一起的。身体的疲倦会加重精神的苦闷。
还有一点是疲倦的传染性,其实在很久以前我在一本书或者一句话中了解到有一种交友原则:远离那些消耗你能量的人。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唠叨的多了,人们就会慢慢的厌烦。能量分享者和疲倦者的关系就像垃圾桶和果壳纸屑一样,去消耗他人的能量。
最后的最后,是大自然的智慧,它的自然规律亦是如此。春天疲倦的花儿和果实;疲倦停止荡涤的风和平静的大地;疲倦的海浪和平静的海面;以及太阳和月亮在疲惫的时候轮流倒班。这些是大自然高明的智慧,它是什么呢?它大概是知道万事的过犹不及,所以适可而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36680/7dee76248f978879.jpg)
肉体的疲倦,精神的疲倦,群体的疲倦。这些是描述现象,而大自然应对自然的智慧是方法论,比较种种还好一一去揣摩。但是到了人类这个群体的时候,我们在和社会的交集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交通拥挤的疲倦就会造成堵塞和塞车;职业氛围的疲倦会产生推诿和效率低下;我们当下的社会,当我们仅仅是汲汲于名,于利。利欲熏心,被诱惑冲昏头脑,像一只只无头苍蝇在这客观的、熙熙攘攘的人世间乱转之时,社会也疲倦了,那样带来的是多数集体的疲倦。
We can win tiring. The key is to love ourselves. We can change it into peace. That is our most powerful strateg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