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06

作者: 雅俗共赏Y | 来源:发表于2021-08-03 22:34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什么才叫“饱”?自助餐迟到撑?什么才叫“安”?住着海景别墅?其实这两者都没有底线,你永远都会去追求更好的,毫无尽头。所以,不要把“食饱居安”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你能做到正常地活下去即可,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对大部分人而言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不要让无尽的私欲吞噬自己,给自己的欲望划个底线。

行胜于言。你是相信你听到的呢?还是相信你所看到的?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便是最好的答案。言语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世上有多少人就因他人的三言两语而被欺骗。望梅的确可以止渴,但不是从根本上,最终还要靠水来解渴。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不悲伤和快乐一样吗?不一样,前者在刻意避免悲伤,试图远离悲伤;而后者是自然而然地快乐,根本没想到悲伤。这就是子贡和孔子境界上的差距。有时候,有些东西没必要刻意去追求与避免,最佳的状态往往是水到渠成、一泻千里。

人生境界无止境,最好的学习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身上一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两人交流,切忌只有你来,没有我往,好的学习一定是相互的,“不耻下问”便是如此。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凡夫未果,菩萨畏因。”很多学生,往往担心的是自己考试没考好,许多家长更是唯成绩论,其实这就是不对的。无论是谁,我们更应该去担心的是有没有认真学习,有没有用对方法。难道对于一个拼尽全力的人,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这是一件值得责备的事吗?

别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被别人误解,这是不可避免的;别忘记对他人的言行进行小心翼翼地评价,这是力所能及的。我们没法改变世界,但我们能改变自己,也只能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支点”!

相关文章

  • 《论语·子路第十三》06:如何让“自身”变得有力量

    《论语·子路第十三》06:如何让“自身”变得有力量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的编...

  • 论语详解 06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06)作者:缠中说禅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

  • 缠解论语006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06)作者:缠中说禅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

  • 庆儿自解论语~《论语别裁》公冶长篇06

    庆儿自解论语~《论语别裁》公冶长篇06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

  • 06《论语》

    0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我的认识,孔子赞美泰伯的话. 02子曰:''...

  • 论语-06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什么才叫“饱”?自助餐迟到撑?什么...

  • 06《论语》

    01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我的认识,这句话的理解可能是多样的.我的理解仅仅从一面去谈吧,做人不要过于...

  • 《论语》0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中国古代老师...

  • 《论语》小记0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弟与子,为人弟,为人子。 入则孝...

  • 06《论语》学习

    【原文】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译文】 孔子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fy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