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智力发展的水平。正常发展的智力是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
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但不能简单地把知识和技能当做标准,来比较人们的能力高低。从另一方面来讲,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所以能力与知识和技能又有密切的联系。
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结构,可以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时,所表现的出来的那种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以把能力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液体能力又叫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的禀赋。所以,它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却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能力又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只是在25岁之后,其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指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智力。操作能力是指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艺术表演、手工操作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从事社交的能力。
按创造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二是能力类型的差异;三是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能力发展的水平有高低的差异。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智商高于132和低于68的人只占全部人口的极少数。也就是说智商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一般把智商高于140的儿童叫超常儿童,这类儿童大约占全部人口的1%;智力远低于中等水平的叫智力落后,一般把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叫弱智儿童,这类儿童大约占全部的3%。智力水平是一个人创造成就的基本条件,但机遇和一个人的人格品格也是极为重要的条件。
遗传和环境都对能力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心理学家要回答的是,遗传和环境对能力发展各起什么样的作用,起多大的作用,及其在能力发展中是怎样相互影响的问题。
环境和教育条件决定了在遗传的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能力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力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则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发展的具体程度。
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能力上的差异,心理学家计算了在能力发展上遗传力作用的大小。其数值大约在0.35-0.65之间。这一结果说明,遗传力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的。研究还表明,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的可塑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例如,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他们的智商发展可能只有50-60;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他们的智商可能发展到180左右。遗传潜势较差的人,他的遗传条件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比较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