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赵本山的《超生游击队》生动的展示了群众为压抑需求寻找出口的能力。
昨日会友,让我想起了这个小品。
朋友的女儿今年高三,自从教培行业被打击后,孩子的培训转入地下。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家长可谓殚精竭虑。
朋友的能力算是超强的,她在小区的半地下 室租了间房子,找了七八个培训意愿强烈,绝不会举报的家长组了小班。托关系、送礼物,请到最好的几位老师。为了让老师顺利到班,请了接送司机。为防止前后两个班的老师碰面,朋友会在上一个培训班结束后把毛巾寄在小区门口的铁栏杆上,司机看到这个信号才能把下一个老师送进来。妥妥的一个补习游击队。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从未改变,教培行业看似被打下去了,实质只是教培巨头被打下去了,而无数个补习游击队却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小巷里、地下室里、居民楼的客厅里。只是此时,培训只能是少数有钱者特供物了。朋友的小班,一个老师100分钟收费4500元,每个学生还要平摊场地费、接送费,这不是一般收入的家庭能玩得起的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