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这件事

阅读这件事

作者: 泊秦淮杜牧 | 来源:发表于2018-02-27 22:38 被阅读12次

近期读了一本关于共振阅读法的书,全书主旨在于帮助读者快速阅读。此书有一个我最不认同的基本观点,就是读书是激发自己的潜力,和自己产生共鸣。不认同在哪,我认为读书的好处,不敢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开阔自己的眼界,获取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或者是自己原本不认同的东西,不理解的东西。在书中,我们是透过作者的角度去理解的,因为每个人的经理不同,我们可以尝试进入作者的时空,去体验他的思想/经验,而不是共鸣。

书中也有一些有参考意义的东西。刚拿到书的时候,可以快速翻阅,因为很多人读书是有距离感的,快速翻阅可以打破这层枷锁,让我们有的放矢的阅读。

我是非常羡慕那些博闻强记的人的,因为我常常忘记以前所读,比如说吧,大学时期所读书籍,忘的都差不多了,一本长尾理论,我可能就记得长尾是什么,这本厚厚的书,就教会我长尾这个概念,其他的忘得干干净净。对于此类畅销书,新概念书籍,最好就是快速阅读,功利性阅读,点到即止,对于重点部分深入思考即可。

另外,说到这类书籍,最惹人厌就是长篇大论。其实很多书籍就是个概念,把这个概念阐述完毕,往往加入很多牵强附会的故事,读之浪费生命,印书的浪费木材。最喜欢什么,短小精悍的书籍,全书没有一句废话,一天甚至是一个中午读完,读之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让人回味无穷。深深被作者折服,相见恨晚,这就是五颗星的好书。作者对自己的内容有绝对自信,对读者阅读照顾也十分周到,甚至还帮读者做了重点。当然咯,还有一些书,是即厚又没有废话的,这种书一般是专业类书籍,属于业内公认的神书。

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在投入大量精力的时候,会自发的寻找更好的方法去完善这件事。同时也会反思我做这件事的意义,还有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的,大神是怎么操作的,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当然,我认为最最重要还是对自我的反思。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我是怎么开始喜欢看书的。小时候,我是很幸运的,虽然我们家的条件不算好,但是父母都很鼓励我买书。特别是我爸,我读小学的时候,深圳几乎没有文化建设,不像现在读书之城。他会带我走路去很远的一家书店,当然现在已经不在了,我会如饥似渴的看漫画,而且每次都会让我自己挑一本买回去。就这样,我每次都很期待去书店,并且培养了看书的苗头。后来我的邻居来我家玩,看到我一整套的老夫子,羡慕妒嫉恨哈哈。再后来,我上了高中,这是我性格大转变的时间点,从一个非常外向的人变成一个内向的人。这段时间,从高一开始,我无意中迷上金庸武侠小说,半夜看到两三点是常有的,并且用同学自制充电池充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把比较牛逼武侠小说都看了个遍,逃课跑去学校图书馆看古龙我至今还记得。武侠的圈子就这么小,看完了金庸古龙也不能再写新的,那些山寨的又没有看的价值,我就转到红色文学去了。后来又把矛盾文学奖的作品看了个遍,高中基本就这样,不算多,但是培养了兴趣。大学我就开始很有目的的买书看书了,功利性一下子强了很多,虽然我还会偶尔看看小说,看看完全没用的东西,但是不得不说这时期我买了很多成功学书籍。我开始认真的找书,买书,不喜欢看的书,网上推荐的书,和自己生活无关的书,一时兴起想看的书,反正只要是有理由买的书,我都会有计划的买来看。一来我要感谢我的生活费非常足,而来我要感谢大学时间真的多。这段时期,我读了很多垃圾书,很多没有什么感觉的书,还有各个领域的我看不懂的书。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实验,过了这个时期,很难再去看了。

有一个事,我想单独说。知乎上对三体的评价特别高,那时候三体还不像现在公认的神书。挡不住好奇心,反正一顿饭的钱,我就顺手买了三体1来看。我记得是一个晚上,当时在教学楼,随便进了一个没有人的教室。开始读了一会,可以用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是不是买错了”,“好山寨啊”,“这啥,这是小说的文笔吗”。因为评价比较高,还是耐着性子看了十几页吧,不记得了。看着看着,觉得作者的文笔,简直是在侮辱我。一怒之下,我直接把这本书扔到教室外的垃圾桶上。当然咯,后来我又买了一本来读,一口气读完三本,然后就喜欢上硬科幻了。

小时候我们读到竖中指有黄金屋,这些句子的时候,还是不相信它。后来,我听到一句话,很好理解,原话我忘了,意思是一本好书往往是作者一生的心血。用几个小时的阅读,就可以一窥作者毕生的感悟,多么值得啊。而且,你可以看任何时代的书籍,人类几千年的智慧总结,就在这些书籍里头,不看的话实在是亏大了。(当然,这里讨论的是那些真正的好书)

说买书的事,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是本人的真实写照。这个时代恰好是巨变的时代,我觉得我非常幸运,国内书本的价格比国外低很多,很多香港人跑过来深圳买书,这个情况过几十年会慢慢改变,书本会越来越贵。买书的渠道也非常方便,刚好赶上了电商巨头早期积累用户的时候,打折的力度非常大,书本五折,再加买两百送一百。在大学我还用过当当网买书,后来各个平台都买过,发现亚马逊的快递特别快,当天就可以到,因为亚马逊在厦门有仓库,我就只在他们家买了,以至于他们的快递员都认识我了。再后来我就是一套一套的买,从明朝的那些事开始,买了几套小说。比较理智的买书方式,我还是推荐先去书城把书看一下,然后把书名记在手机里,回家上网买。这种方法,好处是省钱,避免乱买。坏处是没有拿到新书的神秘感,对于想买的书回到家里又不一定会买了,网上购物的时候难免犹豫,因为那股看书冲动已经没有了。

书店,书城,京东,淘宝。现在那种传统的书店都倒了,只有西西弗这种还能运营下去。书店的书基本是畅销化,没有专业类的书籍。另外,店内的书籍经过专业人士筛选,范围更小,每个书店的口味也不一样,对于读者也是一种参考。书城一个是太大,还有就是光线不太好,没有比较好的看书位置,有的话也被占满。书籍类目非常全,专业类小众类书籍必须要去书城,还有就是在某个类目深挖的读者,普通的小书店书满足不了的。京东是我买书的平台,因为我在深圳,京东最慢一天可以到,有些书买不到的话,可以看看淘宝。至于价格,我不是很关心,各个平台之间的差价最多也是在一两块钱左右。再说了,看书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选书才是最应该花时间的,选书的时间应该占到读书的十分之一以上。当然实际应该不止,因为选书也是在看书,而且选书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像购物一样。感兴趣和买回家读已完全不一样的,书城有很多是很有趣的,我也愿意停下来翻阅的,但是不舍得买。相对来说,在达不到财富自由,我书还是比较功利的。选书也分很多种,看着书单来买比较省事,可能会导致书本身是好的但是不适合你。去书城选书,首先是太累,体力要求高,看不了多少,在书城也是随手一翻而已,上网真正要买的时候还是犹豫。最好就是有目的的买,缩小范围,比如这次我只买历史类的书籍,只买三国时期的书籍,重点研究三国早期的曹操,这样子心中有数。

理想化的阅读,是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理想化的环境,是自己有一个图书馆,里面全是自己挑选的书,没有一本垃圾书。如果真的实现这个理想,这个图书馆将会收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好书,成为一个人类智慧精华的宝库。实际上做这个事情的成本不是很高,还是可能实现的。

相关文章

  • 2018-12-07

    坚持每天画画,阅读和学英语这3件事 1.画画,喜欢的画 2.阅读,读喜欢的书 3.英语,从阅读中学习

  • 阅读记录(72)|以终为始,别为自律而自律

    阅读记录# 阅读目的/碎片出处 碎片出处:别再被“自律”给骗了!真正的效率达人都在做这4件事[https://mp...

  • 如何阅读一本书

    今天要说的是一本书,书名叫《如何阅读一本书》,轻阅读编写组2017年编。 也是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

  •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打卡DAY56:《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三件事少做》 从5月底正式开始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正式阅读打卡也已第5...

  • 不会阅读?掌握好这 5 件事就够了

    文/雨山 周末听首都图书馆的讲座,读书的「桥」与「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杨匡汉老先生的讲座。引发一些对阅读的浅...

  • 阅读这件事

    近期读了一本关于共振阅读法的书,全书主旨在于帮助读者快速阅读。此书有一个我最不认同的基本观点,就是读书是激发自己的...

  • 阅读这件事

    关于阅读: 其一:读与自己能力相符或稍高一些了书。 最近为了将社群管理组,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在读一本别人推荐的书—...

  • 阅读这件事

    第七期写作营又接近尾声了,一个月时间的写写写已经比起第一期来讲顺畅了很多。500字根本不在话下,再也不需要挤牙膏,...

  • 阅读这件事

    怎么说呢?其实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谈论阅读。 我自己的阅读量不够,还比较偏。在培养孩子阅读方面,小的时候孩子的阅读习...

  • 阅读这件事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吖,刚刚好一整年,爱上阅读这件事也是,慢慢生活这件事也是,好好爱自己也是……这些事情一点都不含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这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j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