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唱大戏
王华
打小生在乡下住在乡下,没有电影、更无电视,唯一可以算是文化生活的就是过大年的时候,乡村里唱的大戏,而且多半是京戏吕剧或琴书。都是野台子,进戏院子想都没想过。一到过年(春节)附近数十里内的村庄,轮流着唱,那个热闹劲儿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儿小激动呢!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那或者是春赛,也就是社戏了。不排队不买票,那种茶余饭后的享乐,至今记忆犹新。哪天哪村要演戏了,不等海报,大家伙早都了熟于心。有亲戚的,自然迎去观赏。没有亲友的,各自前去观看,别有情趣。 只见,天色刚有点擦黑,远处就传来“咚咚咚”的鼓声。鼓声激扬,仿佛是学校的预备铃,催促着乡亲们赶紧来。那些正在厨房忙活的婶子大娘们,就焦灼不安起来。大辈的则猛吸几口烟,然后将烟头摁灭在方桌的一角,抓起一件外衣,便出了门。 通常是大人们走在前头,屁股后跟着成群的孩子,手里大都提着小板凳,还不安分地嘻闹着,你扛我一下,我推你一把。大点儿的孩子则学着快书的腔调:闲言碎语不用讲,单表那好汉武二郎……你不得不服孩子们的好记性,对琴书里精彩的唱念,能背得一字不漏,模仿得有声有色。 戏台是临时架起来的,约有一米多高,几根台柱,铺上台板,加上帐篷、幕布之类,隔成前后台便成。两边挂着布帘子,给演员“出将”、“入相”用。上了年纪的观众早早拿来板凳占位,年轻人就在台前的场地上站着观赏。台下台后,有小贩做生意,香烟、瓜果、糖人,还有摆着的各种玩意儿,都凑着热闹挣钱。五方杂处,不一而足,更显出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想起来,这才叫过大年啊!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晚上演出时,汽灯一点,那也是如同白昼啊!“锣鼓响,脚底痒”乡亲们加快步伐,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来。场地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往往如沙丁鱼般挤得无一点空隙,高个、矮个混杂相处,笑说“高个看戏,矮个吃屁。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一番开场锣鼓响过后,演 出正式开始了。一般是四回折子戏,有唱,有做,有打的叫“大戏”,每回约有半小时,唱得声情并茂,打得激烈凑趣,一丝不苟。稍待片刻再演后四回,尽是做与唱的,叫“小戏”也很认真,很投入。大戏小戏轮完演出就算结束,大人小孩姑娘媳妇都意犹未尽。当然,演出的场面、观众的多寡,还是与戏班子的优劣有关。当时比较有名的叫惠民京剧团、博兴吕剧团,角色齐全,武艺超群,能演折子戏“美人计”、“三岔口”“墙头记”“李二嫂改嫁”等,也能演整本“龙凤呈祥”“玉堂春”。至于演出哪些戏目,多由当事人,事先议好,并总付酬金。而“邻村剧团”的草班子,就差些了,但还是有一定观众。开始我喜欢看武戏,骑马纵刀枪,一来二往的真惊险、逗人。看到翻筋斗时,默数着翻了几个。后来渐长大,听懂了戏文,又逐渐爱唱功、声正腔圆嗓音嘹亮也就跟着唱起来,那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整个演出期间,观众演员都在戏里,演得精彩时,会博得全场喝彩;演得出丑的,除喝倒彩外,还会遭到泥巴、水果皮的投掷,弄得老板出台求饶或重演。也 有些小伙子三五成群,兴风作浪,或故意涌向台前、或涌向女观众,惹是生非,甚至打架的,成为“害群之马”。这是看“太平戏”中的不太平事。 散场时已是深夜,有的小孩早已入梦。家长的喊叫声,观众的欢笑声,余音绕梁,声声入耳,乡间小路人声鼎沸,人们流向十村八乡。走在路上也不闲着,边议边讲,有的还索兴扯着嗓子学唱戏里的腔调:“李二嫂眼含泪,把那门来关……”回荡在田野的上空。 这乡下的过大年,唱大戏的经历,即使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我还是觉得回味无穷,念念不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