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现在言必称‘格物致知’?
在元朝开始推行四书,明朝直接把四书定为考试专用教材。不让别的学说存在,只允许朱熹的学说存在。所以当时全国读书人的知识结构都差不多。
到底应该怎样来理解‘格物致知’?
格物,明辨事物的原理。我们现在常说‘读书明理’,格物就是‘明理’。
致知,达到明确的认识。知,认识和知识。既然‘致知在格物’,格物(穷究万物的原理)就成了获得知识、求得真理的手段和方式。以了解万物为中心,我认为与当下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不谋而合,这样的学习和研究获得的知识会相对客观一些,知识结构会相对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