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篇出自《大学》,为儒家修齐治平之总纲,共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法。
初闻此,唯不知格物为何意。而格物乃基石,故不知格物无以致知,更无以言修齐治平。是以常揣度格物为何物。
今有幸闻曾师言格物,格物者,观物明理,推而知道。
观物明理,何也?愚以为是观一物而明一理,经一事而明一道。
如观蜡烛,而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之道。
如观春蚕,而知食桑叶而吐丝之奉献之道。
故古人有诗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可为格物。故以今仿古,可以观一物而知一理。
如今观桥、路、明灯,桥以通两岸,路以往前方,明灯以引方向。我当以观此物而明此理,而为此践。
有人听言造桥修路可以积福,而去造桥修路。而不知道此造桥修路而非彼造桥修路。
如名人写文留书,亦是造桥修路,亦是明灯。
如达人传经布道,亦是造桥修路,亦是明灯。
故今日观一物明一理,明日观一物而明一理,终可尽万物之理,究天地之道。
观春芽破石而出,可知以柔胜刚,亦可知生命之坚韧,刚强之脆弱。
《道德经》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观夏花灿烂美丽,可知一生的汲取,只为几日的璀璨。亦可知几日的璀璨,亦是一生的汲取。故而知厚积而薄发,薄发当需厚积。
《大学》曰: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观春夏秋冬之变迁,可知人之一生。观四季之更替,可知万物之轮回。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格物致知,仅一些浅见,抛砖引玉,与君共勉。
若有不当之处,欢迎诸位批评指正。若有观格物之高见,也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