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想交一个真心朋友,真朋友可算是知音。遗憾的是,自古至今,知音难觅。不论贵为精英,还是卑至底层,不管万贯家财,还是一贫如洗,是人都会有不少朋友。但在一众朋友中,究竟有没有真心朋友,其实谁心中都没底。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描写了一段对话,讲的便是主人公老杨的这种心理活动,也是一个人人都在寻思、探究的问题。蛮有意思的。
主人公老杨瘫痪在床,老段去看他,闲扯着当年的人和事。说到当年的老马对老杨并不上心,没把他当朋友,但老杨偏喜欢老马甚至一度有依赖感。后偶然得知老马竟不屑与他同坐,还伤感了很长一段时间。老段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年你心里只有老马,凡人不理。岂不知你拿人家当朋友,人家背后老糟改你。”后又问了一句槌心的话:“经心活了一辈子,活出个朋友吗?”……
老杨后来给大儿子杨百业解释为什么“怵”老马,为什么把老马视作朋友,是因为他认为老马有见识,打心里佩服老马:“同样一件事,我只能看一里,他能看十里,我只能看一个月,他一下能看十年”。同时也感慨,“可方圆百里,哪儿还有一下看十里和看十年的人呢,老马也是一辈子没朋友。”
你看,老杨在遗憾没能与老马成为真朋友的同时,也在替老马惋惜他“一辈子没朋友”。这就提出了一个各有各解却都在探究的,也是很严肃的问题:怎样才算真朋友?(未完)
网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