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学盛行,真学难觅。说其难觅,固然因为真正促进学生有效、优质学习,助推其可持续发展的事实不很多,也因为即便有那么一些符合现代教学论、契合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真学发生在、存在于面前,也有可能由于人们缺乏正确的方向感和必要的辨别力而以真为假,失之交臂。后一种情形实际上涉及直学评价观,或者说,以一种怎样的尺度去衡量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没有它,我们就等于成了睁眼瞎,真学情形也相应变为白费蜡。
官员好坏,群众说了算。那么,课好与否,“真学”了没有,是不是也该由孩子们说了算?这是个有点儿两难的问题。说不是,似乎有违儿童立场:说是,可事实和显见的道理为,儿童喜欢的未必都好。李希贵校长说,要警惕一些热闹、活跃,让孩子们高兴的课堂。进一步思考会发现,课好,孩子说了未必算;而课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却能说了算,因为这样的课无法引发他们的情趣、兴致,此时我们再一厢情愿说它好,就变成对儿童意志的胁迫:儿童认可,是好课和真学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
所以说孩子说了未必算,孩子的发展说了才算。
课程标准不应该是仅供人们清谈玄议的东西,它完全可以也有必要落地生根,贴地而行。譬如,有的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此时学生好。像也发展了,但这不是这门课应求、应有的发展,于是很难说它是好课,学生有了真学。我曾说,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不“教教材”,而且也不只“用教材教”,他还能“用课标教”。其实,何止是部分优秀教师,所有教师至少都要有一点“用课标教”的教学自觉,有一点“用课标教”的建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