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自由同样也是多多益善,越自由的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至于溺爱,它是父母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真实的需要并没有关系。以“溺爱”自居的家长,其实看不见孩子的真实需要,更何谈爱孩子?
有很多家长说孩子不洗自己的衣物、不收拾房间、乱花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懂感恩等。反思一下,是不是父母把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当孩子要自己洗衣服时,妈妈有没有说过:“你洗不干净,还浪费水,还是给我一起洗了吧。”
当去超市购物时,孩子挑了自己最喜欢的几样,但妈妈还是会再塞给孩子一大堆昂贵的零食,然后回家后再抱怨说去一趟超市的花费比她一个月的都多。
当妈妈生病的时候,孩子试图关心妈妈,但得到的回应总是:“你看书去吧,不要管我。”当孩子真的去看书了,妈妈是不是又说孩子是“白眼狼,白养活了”。
其实是妈妈内心极度缺爱,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简接地满足妈妈“内在的小孩”。
“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从来不关心体谅我一下”,这句抱怨说明:第一,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真实感受的能力,只是通过孤独的自我牺牲的游戏来获得价值感,所以孩子也无法发展出关心别人的能力;
第二,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总是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孩子也就自然地认为父母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
面对孩子没有被层层防御包裹的心,我们要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别用我们狭隘的恐慌束缚孩子无限的可能。孩子的未来,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