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是迷人的,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是成吉思汗陵。瞻仰成陵,早就为之神往。
走进陵园,具有蒙古特色的汉白玉牌楼呈“山”字型,非常雄伟。拾级而上,跨进陵园牌楼,我不禁一怔:寂静的陵道仿佛是历史的隧道,豁然出现在我面前,它一直通向陵墓正殿,通向13世纪漠北草原的一个军帐。
拾级而上,石阶两侧及陵园周围的苍松翠柏簇拥如兵。突然间,铜塑的成吉思汗跃马横枪破山而出。走完台阶,刚好99级。蒙古民族崇拜苍天,认为主宰人间一切的天有99个。成吉思汗当年就曾在克鲁伦河畔,以99匹白骒马之乳洒祭苍天。99级台阶,是吉祥福禄的象征。
继续前行,巍然屹立在甘德尔草原上的三个相互连通的蒙古包式宫殿飞入眼帘,这就是成吉思汗陵宫。乳白色的墙壁、朱红的门窗、金黄宝顶、蓝色的云图,辉煌夺目,独具蒙古民族特色。在宏伟的陵宫屋檐正中,悬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牌匾,闪闪发光。
我顿足观望,思绪万千。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首次统一了茫茫漠北,为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统一作出了坚实的准备。是他首次在蒙古族引入文字,并颁布了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公元1277年7月,成吉思汗病逝在六盘山避暑行宫。被国外众多伟人学者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世界古今盖世之英雄等等。孙中山说:“元朝时期几乎整个欧洲被元朝占领,远比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更强大了”。毛泽东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
800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
成吉思汗病逝后,后代子孙为便于祭祀,在距葬地很远的蒙古高原用与他相关的一些实物建立了8座白色的毡帐,用于世代祭祀,这就是以成吉思汗陵为主的“八白室”。即使是战乱或迁居,“八白室”也随同而行。明朝天顺年间,跟随守护“八白室”的鄂尔多斯部进驻伊克昭盟,当时济农额鳞臣任盟长,将“八白室”迁至他的领地郡主旗境内供养,并把安放“八白室”的地方命名为伊金霍洛。至清初顺治年间,又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园,“八白室”则成为历史名称。
陵墓正殿摆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酥油灯长明不灭,祭拜者络绎不绝。这里还摆放着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走进陵宫正殿,便步入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八百年前,成吉思汗烈马雄风驰骋欧亚,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开化地区。今天,成吉思汗陵区以80平方公里的恢宏壮阔承载圣主的盖世英灵,彰显一代天骄风采。陵宫正殿一尊汉白玉成吉思汗雕像威严英武,栩栩如生,雕像背后便是辽阔的蒙古帝国疆域图。近观八白室中金鞍长弓,遥想大汗纵马扬鞭一生拼搏,精神为之振奋。越过近千年时空,依然激励我们胸怀高远奋勇进取。
史载成吉思汗逝世后葬于漠北肯特山距其出生地有六天路程的地方,从蒙古各部精选的最真诚部众组成的鄂尔多斯部,从此肩负起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使命。鄂尔多斯部于十五世纪中叶护卫“八白室”入驻河套,从此黄河套内之地以“鄂尔多斯”著称于世。
鄂尔多斯与成吉思汗陵渊源悠深,相依相存,这是庄严的历史。与真实历史并存的是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的传说:成吉思汗西征路经鄂尔多斯,流连美景失手掉落马鞭,盛赞鄂尔多斯是金角花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嘱咐左右:我死后可葬于此地。如今这些传说如史诗般凝重,与庄严的历史相映成辉。
勇敢、热情、彪悍的鄂尔多斯达尔扈特人世代守护着自己的英雄。围绕成陵居住的达尔扈特人,都自认是成陵的守灵人后代,并且从元代开始享受朝廷的财政专款,明清两代也没有中断过。今天的达尔扈特人在成陵边上或耕或商,繁衍后代,他们用自己的商业智慧成就了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衫。
大殿的南面是蒙古大军出征前的祭天场所,祭坛用雕刻着蒙古民族图案的汉白玉栏杆围建而成,用于供奉成吉思汗所向无敌的战神——苏勒德长神矛。苏勒德长矛的缨子用99匹公马鬃装饰制成,是成吉思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压倒一切邪恶力量的象征。
近八百年来,民众对成吉思汗的祭奠从未间断,规模之大、历时之久、人数之多,在历代帝王的祭祀中绝无仅有。成吉思汗祭祀经久不衰,显示了成吉思汗精神的巨大影响力,反映了民众对成吉思汗的深重景仰。日祭、月祭、四时大祭……一次次祭祀映照着成吉思汗经天纬地的雄宏功绩,传承着蒙古族厚重庄严的人文传统,凝聚着世代绵延的敬仰之情,激励着勇往直前的进取之心。
也许,让成吉思汗的安息之地成为千古之谜也好,这样他的精神就能在无际的草原上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永远在草原民族的心中长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