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些前辈的经验
一、投资和消费的思维(以前听人讲过创造的快乐和消费的快乐,消费买了件新衣服,很快就递减了,创造的话拿一笔钱去帮助他人,或者写一篇文章,做一种产品等)
在金钱上来说省钱,存钱是富不了的,抛开货币或者资源等本身的贬值不说,也就是一种在存量上做文章的话,蛋糕往往就变不大,在增量上做文章就换了一个思维方式,用钱,用人才用资源去比创造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财富
一以贯之的就是用拥有的能撬动的资源财富创造更多的东西
消费解决的是一些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投资解决的是更多的,更长远的问题
你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你能拿什么换,很多事都这样持续运转,投资的思维就是布局,做局的一种方式,无中生有的方法
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传播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的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以前通俗的讲大多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很多时候我们经历的多是“填鸭”,难以理解传道,解惑
后来一次做梦,梦到自己教授英语,然后我第一件事居然是让所有人搞破坏就是“忘掉自己之前所有的东西,包括经验技巧,积累”,醒来后琢磨了一下发现这是寻找自己勇气的方式,之前的条条框框不少成了枷锁
再进一步发现会破坏的人就会创造,譬如我拆掉一台电脑,大概率我就同时能学会组装了,后来不少经验证明确实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看一个盲人的传记,他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所有盲人学生都站在桌子上学习,背诵,直到习以为常,因为在这之前很多人都害怕从桌子上掉下去,有了克服恐惧的经验,勇气就开始一点点增长
生命感,意识到生命是平等的,来世间一趟,需要让生命尽可能精彩灿烂
价值感,通俗的来讲,也就是形成正反馈的通路,举个例子,自己建立了有几件事要用一辈子去做的,就因为建立了正反馈,这整个过程都彰显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什么样的人是成年人呢?举个例子,孩子回来了,对家长说“妈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一般会不理他,等进门后,把门关上说“你考一百分,妈妈很开心,但是呢,别的阿姨会不开心,她不开心就找你出气,你就倒霉。所以以后呀你要这样子,进到门里面,才开心的讲,哇,我考了一百分!”
现在的现状是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小孩子说妈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就迫不及待的夸“哇,我女儿真可爱,考了一百分”,小孩子天真无邪是可以的,但是家长不能跟着天真无邪,这就保护不了孩子
这条经验是比较新的,之前一直在践行“对自己坦率”,所以对别人也非常坦诚,无差别的,前段时间告诫了弟弟,要藏拙,我自己呢以为还是直来直去的好,那么是不是我天真了呢?有一部分是,第一时间还是相信别人的,但是呢,我被人害过,更重要的是确实知道人性,分享这条经验的长辈已经是通晓人性了,当和别人讲时,还是倾向于“防御”策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4397/84ae5e40a671cba2.png)
我选择了坦率和真诚是因为我在训练自己的防御能力和攻击能力
我 以前聊过,善良也必须经受考验,好的品性也要护得住
四、对于小孩子越爱他就越要管他。这也是以前经历过的矛盾状态,管还是不管打还是不打
前辈说“小孩子要惜福,不能要什么就给什么,爱他就要管他。有人说小孩子是天使,那么看一下把他放家里一个小时,很快家里面就一片狼藉,小孩子日子越好过,长大越可怜
小孩就是不懂事才叫小孩,小孩子要不断的读好书,学道理,才能应对未来的需求,否则到一段时间,积累的学问都用光了后,接下来的日子就很难过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涵义,很多人之前都好好的,一下子就跨了,上不去,就是学问用完了 ”记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么?
之前讨论教育和管教,管理提到了四三二一,四分严格三分科学,二分公正,一分人情,严格科学管理非常重要,要让他们在经历中学到经验道理
后半部分,毕业时,只有一个“终身学习”的模糊感知
陆陆续续见到很多人安于现状,停止了探索,后来狠狠失败了一次,才真正明白,自己需要终身学习,不然可能挺不住再来几次失败,果然那之后从未断过学习,焦虑有两种,一种真是面对变化束手无策,一种是拥抱变化生出的积极状态
这里举个例子,现在每天锻炼,调整饮食,是为身体储备能量,也就是要保障身体长期处于“足够用”的状态
对自己也要严格科学管理,自律等于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