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

作者: 我不是恶棍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19:14 被阅读0次

    2002年台湾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为主题,邀请蒋勋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出人意料的是,蒋勋并没有觉得孤独是一种错误的状态。他甚至希望人们能问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

    在汉字里,“孤”与“独”都不是一般人容易喜欢的字。但在蒋勋眼里,这是他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蒋勋生于西安,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是满清贵族。

    1949年,年幼的蒋勋随父母逃往台湾,在慌乱的迁徙中,豪宅和金银都没能带走,曾经养尊处优的一家人几乎沦落到身无分文的境地。

    经历了人生巨变的蒋勋,没有纵容自己跌落谷底,他在贫苦中一步步贯通文学艺术,然后出诗集、写小说、开画展、做主持、当教育家、甚至是环球旅行。

    蒋勋发表文学作品数十部,每一部都堪称经典。更先后执教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是知名的美学教育家。

    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创造了孤独美学:

    因为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孤独六讲》,认识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这六种人类专属的情感。

    但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01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第一部分:少年人隐匿在爱情与性欲背后的孤独,以及情欲最好的宣泄口,是文学艺术。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

    “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

    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不同年龄层所面对的孤独也不一样。

    在中学时代,暗恋一个人好多好多年,对方完全不知情,只是用写诗、写日记表达心情,难以想象那时日记里的文字会纤细到那么美丽,因为时间很长,我们可以一笔一笔地刻画暗恋的心事。

    这是一个不快乐、不能被满足的情欲吗?我现在回想起来,恐怕不一定是,事实上,我们在学习着跟自己恋爱。

    对许多人而言,第一个恋爱的对象就是自己。

    在暗恋的过程,开始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发展出来了。

    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站在绿荫繁花下,呆呆地看着,开始想要知道生命是什么,开始会把衣服穿得更讲究一点,走过暗恋的人面前,希望被注意到。

    我的意思是说,当你在暗恋一个人时,你的生命正在转换,从中发展出完美的自我。

    情欲的孤独,在本质上并无好与坏的分别,情欲是一种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渴望在身体发育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更多的了解、拥抱,或爱,你用任何名称都可以。

    因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中学时代大概是我情欲最澎湃的时候。

    当时班上虽然也会流传着一些黄色照片、黄色小说,但是不多。

    班上男同学一边吃便当一边看的是武侠小说,武侠小说远比黄色小说多得多。

    情欲是会转换的,在极度的苦闷当中,会转换成孤独感,否则很难解释这件事情,因为情欲的发泄很容易,看黄色照片、读黄色小说可以轻易解决生理上的冲动,孤独却依旧在。

    情欲最低层次的表现就是诉诸感官刺激,而感官刺激往往会使自己愈加孤独。

    记得班上同学常常在研究要去哪里拜师、哪座山上可能有隐居高人、什么样的武功可以达到《达摩易筋经》的程度……

    有个同学还真的写了一本厚厚的“达摩易筋经”出来。

    那是不可思议的情欲的转换,他们在积极寻找生命的另一个出口。

    我比较特别,那个时候不是读武侠小说,而是受姐姐的影响,读了《红楼梦》,读了《简·爱》,读了一些比较文学的作品,但情欲转化的本质是相同的。

    而女性的身体构造与心理和男性有很大的不同。那时班里的女孩流行看《窗外》这类小说。

    《窗外》说的是一个女子学校的学生爱恋老师的故事,通俗的剧情却让许多人落泪,这不是文学价值的问题,而是读者心里不可告人的孤独感,得到了初步层次的满足。

    所以谈情欲孤独,青少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曹雪芹是一个诚实的作家,他告诉你宝玉十三岁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会梦遗一点也不意外。

    但是在《红楼梦》中我们也能看到,连最古典、最优雅的《牡丹亭》《西厢记》都是禁书,我们就能窥见在传统文化中,情欲孤独受到压抑的严重性。

    《诗经》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借用鸟类来比喻男女的追求,可是有些学者却说:这是“后妃之德”,不是情欲。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从我五岁时开始背诵,但到了十三岁情欲混乱时,读这些会让内心翻搅的欲望沉淀吗?

    当然不会,这些经典是伟大的思想,但不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所需要去感受的。

    历朝历代不乏有人对教条提出反击,如竹林七贤,他们做了很大的颠覆,但是痛苦不堪。

    因为美如果加上特立独行,就会变成罪。

    竹林七贤中阮籍的母亲过世时,他不哭。

    按儒教传统,即使要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的,不哭就是不孝,真的哭不出来,也得请人哭墓。

    但阮籍不哭,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他无动于衷,然而母亲下葬时,他却吐血晕厥过去……

    这是他表现忧伤的方式,他认为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

    02

    第二部分:人性潜意识中的暴力美学,与当代社会的暴力宣泄方式。

    小时候我很爱看马戏团。

    当驯兽师将自己的头放在狮子的嘴巴里,在那一剎那,我竟然出现一个很恐怖的想法,希望狮子一口咬下去!

    当时我的年纪还很小,当天晚上做的梦,就是那隻狮子真的咬下去了。

    这个不敢说出来的、属于潜意识里的恐怖性和暴力性的念头,会让人处於一种亢奋的状态。

    我想,应该有一种奇怪的暴力美学潜藏在我们身体裡面,只是大家不敢去揭发,并且让它随着成长慢慢视之不见了。

    那些惊险刺激的鬼屋密室,恐怖电影,灾难大片,极限赛车,我们意图去看什么?

    就是去看自己在安全的状态中,让他人代表着你,置身于生命最巨大的危险中,发泄自己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

    在世俗的角度里,尤其是汉文化中,“暴力”两字一向不是好的字眼,如果你有注意到近代或现代的西洋美学,会发现有一个不陌生的名词,就是“暴力美学”。

    我们一向认为艺术是怡情养性,记得我小时候参加绘画比赛得奖,颁奖人对我说:你真好,画画第一名,将来怡情养性。

    听完,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我发现我在画画时,并不完全是怡情养性,更像是在寻找自己,揭发自己内在的冲突。

    现代美学的意义和范畴愈来愈扩大,不只是一个梦幻的、轻柔的、唯美的表现,反而是人性最大撞击力的呈现。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认为,性是人最大的压抑。其实,暴力也是人的压抑。

    在原始部落时代,暴力隐含着人类生存最早的价值和高贵的情操。

    谁可以双手撕裂一只山猪的四肢,可以徒手打败一只狮子或老虎,谁就可以成为领袖,得到部族的崇拜与欢呼。

    那么当人们进入文质彬彬、有教养的时代,人类潜藏的暴力本性到哪里去了?

    我想,我们可以把暴力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法暴力,一种是非法暴力。

    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之后,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但心智的成熟度又还不能控制这股力量,使他觉得好像是身体要去做某些事情,才会觉得开心。

    我在巴黎看到有好多特别规划给青少年专用的空间,他们在那边玩、跳、做各种高危险的动作,而看到的人也会不吝惜地给予掌声。

    如果他们不这么玩,可能就会去打架闹事,这个空间其实是在帮助他们将暴力转化为美学。

    现在的电影有两个分级的标准,一个是性与色情,一个是暴力,这两样绝对是人类跨入文明的两大禁忌,也就是人类「想要又不敢要」的东西。

    大家谈性色变、谈暴力色变,可是如果这世界上没有这两样东西会怎样呢?

    你的丈夫永远失去性功能,你的孩子总是一动不动,不想挑战困难的事情,你真的想要这样的社会吗?

    不论是性或暴力,在被压抑时才是最危险的。它们也不会因为被掩盖而消失。

    人性对“恶”有更充足的了解,才能有“善”的发扬。

    西方存在主义经常提到“荒谬”这个词,因为人的行为经常无法统一。

    上一秒是这样下一秒是那样,一边做好事一边做坏事。而我们受的教育总是说,人性是统一的。

    如果你可以细心地去观察,会发现很多暴力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众口铄金,这句成语是说,当每一张嘴巴都讲同样一句话,其力量足以把金子熔化。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参与其中。

    我们经常用不同的暴力形式待人,打骂是最容易发现的暴力,但有时候我们对人的嘲讽是暴力、对人的冷漠是暴力,有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暴力。

    你可以看张爱玲的一部小说《金锁记》,母亲为了不让儿子出去玩女人,或是做别的她不喜欢的事,就教儿子抽鸦片,让儿子天天留在身边。母亲觉得这是爱。

    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我故意用这个例子,因为爱和暴力是两种极端,却可能同时出现。

    唯有认知到这一点,暴力美学才有可能触碰到更根本的问题。

    03

    第三部分内容,在伦理社会中的孤独中,一定找到真实的自我,才能有成熟的爱。

    伦理,就文字学上来解释,是一种合理的分类。

    我们把一个人定位在性别、年龄或者不同的族群中,开始有了伦理上的归类,父亲、母亲、丈夫、妻子,都是伦理的归类。

    甚至男或女,都是一种伦理的归类。

    任何一种伦理的分类,就像是一道公式,很多人其实是在公式之外,可是因为这是公认的公式,大家不敢去质疑它,所以许多看起来没有问题的伦理,都有很大的问题。

    道德和法律原本就有很多两难的模糊地带,这是我们在讲伦理孤独时要度过的难关,这个难关要如何通过,个人应如何斟酌,不会有固定的答案。

    我想以自己的小说《因为孤独的缘故》作为例子。

    小说设定在八十年代后期,整个社会在面临一种转变,不仅是经济体制、社区关系,还有家庭型态也在改变。

    小说主角是一个四十六、七岁左右,更年期后期的女性。那个时代生小孩和爱是两回事。

    她和丈夫之间的夫妻伦理,也不是那么亲密,不会讲什么心事。

    孩子们都离家了,她很孤独,很想跟丈夫说说话,可是她所有讲出来的话,都会被丈夫当作是无聊或多管闲事。

    可是这是她最亲的人,伦理规定他们晚上要睡在一张床上,他们却没有任何关系,包括肉体、包括心灵,都没有。

    她面对巨大的寂寞,寂寞到在公寓里用听觉判别所有的事物,哪家的主人开门了,哪家的小孩在楼梯上跑。

    她决定逃离。刚走到巷口,就遇到一个熟人。熟人说:“回家吗?再见哦。”她就一步一步走回家去了。

    一个中年的妇人,在一个地区住一段时间,她不再是她自己,她同时也是某某人的太太,当她走在路上遇到人时,别人问候的不只是她,也会问起她的先生。她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

    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收入,也不敢去找旅馆,她唯一拥有的是一把钥匙,家里的钥匙。

    对一个习惯伦理规范的人,伦理孤独是一件很可怕、让人不知所措的事,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之上。

    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他们躺在同一张床上,对彼此而言却是失踪的状态。

    我们一直觉得被绑架才叫失踪,可是如果你从不在意一个人,那么那个人对你而言,不也是失踪了。

    这个中年妇女,因为没办法出走,就把生命寄托在儿子身上,所以她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收到儿子寄来的信时,拿着红笔勾出重点。

    其实儿子在信里很少问候父母,更多的是摘抄一些报纸上的新闻而已。

    人在某一种寂寞的状态,会变得非常神经质,敏锐到能看到一些预兆,而使得假象变成真相。

    电影《厨娘日记》,叙述一个绅士在妻子死后,雇用一个厨娘,厨娘在日记里写着这个外表行为举止都很优雅的绅士,其实是一个好色之徒,常常偷看她洗澡更衣。

    这部电影有一大半是在对比这个绅士的表里不一,直到最后才揭晓,原来都是厨娘长期寂寞所产生的性幻想。

    日本离婚率最高的年龄层是在中年以后,就是孩子长大离家后,做妻子的觉得该尽的责任已经尽了,便提出离婚,说:“我再也不要忍受了”,往往会把丈夫吓一大跳。

    这样的报导愈来愈多,不像我们所想像的年轻夫妻才会离婚。

    一个好的伦理必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的。清朝时候,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却要未婚守寡。

    古埃及法老王的皇室,只能血缘内婚,法老王娶他的妹妹为妻,或是父亲娶女儿为妻,是正常的,如果娶的是一个血缘不同、其他家族的人,那才叫作乱伦。

    道德对人类的行为,预设了一个范围,范围内属于伦理,范围外的就是乱伦。

    而在转换的过程中,所有的伦理分类都要重新调整。

    我相信,人类今天也在面对一个巨大伦理重新调整的时代。

    人生不是戏剧,戏剧在最后总是来个大团圆,而这个团圆会让你感动,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无奈的渴望。

    比如《四郎探母》最后怎么可能是大团圆?一边是母亲,是国家,一边是妻子,是国仇家恨,四郎该如何取舍?

    张爱玲看《薛平贵与王宝钏》就不认同最后大团圆的结局。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薛平贵在外地娶了代战公主,回来还要先试探妻子是不是还记得他,是不是对他忠心?

    最后代战公主出来,对王宝钏说:你是大我是小。两个人要一起服侍薛平贵。

    张爱玲就写到,这个结局好恐怖,面对一个美丽、能干又掌兵权的公主,你可以活几天?

    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

    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就像柏拉图说的,人注定要被劈开,去寻找另一半,而且总是找错。

    大团圆的文化是让我们偶尔陶醉一下,可是只要你清醒了,你就知道个体的孤独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了。

    但不要误会这就没有爱了,而是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

    成熟的爱是倚靠,不是倚赖,倚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

    因为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情人、对朋友,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如此一来,所建构出来的伦理也会是更健全的。

    伦理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过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一方面是伦理本身有一个最大的掩护:爱。

    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很难去对抗爱。

    然而,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

    期盼每一个人都能在破碎重整的过程中找回自己的伦理孤独。

    回顾。

    首先,我们知了解了青少年时期最常出现的情欲孤独。

    情欲的宣泄口有很多种,最低级的是生理宣泄,最高级的是通过文艺作品产生共鸣。

    我们要正视自己内心的情感,不要借着道德的名号弄虚作假,成为一个虚伪的人。

    其次,我们认识了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孤独。

    人类喜欢观赏惊险刺激的活动,其实就是在安全的状态下,发泄心中的暴力愿望。

    但很多暴力是无形的,他们可能是一句话,可能会以爱的名义造成伤害。

    最后,我听到了伦理是什么,以及好的伦理应该是不断进步的。

    当人过分陷入社会关系之中,就会失去自我,陷入伦理孤独。蒋勋希望大家在个体更独立的情况下,拥有成熟的爱的能力。

    如果你问蒋勋,孤独和寂寞的区别是什么?

    他会回答: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好比你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没有任何事情会打扰,那是一种很圆满的状态。

    有时候蒋勋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六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ux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