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已不在人世间,可是父爱从未离开过。
凌晨三点半的时候,我再也没有困意,或许是昨天听了《父亲写的散文诗》听得遍数太多了。我想起了父亲的点点滴滴。
父亲每日都是凌晨三点多起床,一忙就是一大天。
乡下的冬天,后半夜是很冷的,父亲总在我们蜷缩着裹紧被子睡觉的时候,悄悄地把炕烧热,我忘不了灶火透着的光,和柴火燃烧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还有秸秆燃烧散发的味道----凝成了红红火火的温暖。灶火的光中,父亲瘦弱的身影被放大到房门的玻璃窗上,在我的心中,那影子蓄满了父亲的爱。
楼房里的暖气,空调,虽然可以在数九寒天暖得如夏,但总比不上父亲给的温暖来得实实在在。
乡下的夏天,夜更短,我是特别不想早起的,父亲用水泵浇园子的声音实在吵,能平息心情的是父亲屋里屋外走动的脚步声,还有父亲的葡萄架散发的露水的气息,睡眼迷离中透过纱窗看见葡萄树的一片片叶子,在晨风中轻轻地抖动的样子。父亲小心翼翼地加固葡萄架的身影,那身影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了,随着岁月悠长悠长地愈加清晰。
父亲是不是多才多艺我不知道,我很小的时候,他写过春联,也给我们吹过笛子,拉过二胡,有点儿遗憾的是,连有他字迹的一张纸都没有保存。
也许因为这些,生活中能触动心弦的场景才更多,一首歌,一首诗,一张照片,总能牵出对父亲的回忆:无论雨天,晴天,也不管黎明,黄昏,总能感受到父爱无处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