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和大人一起做过一点农活,最开始没有经验的时候,给玉米苗施肥,化肥和氮肥等一类的,有时候调皮,会抓一大把丢在玉米苗的根部,通常不久之后,玉米苗就死了,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么,我带着这个疑问很多年了
早些年,读过一些名人传记,不少是名家推荐的,或者其他各类必读的,又或者主人翁极其知名
一本又一本的名人传记像不像一把又一把撒在玉米苗上的肥料呢?
还真有点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和故事中的英雄竟然有点像,如我们都是人,都是善良诚实的人,都有梦想…,然后试着按照英雄们的样子去努力,毕业进社会大概四年后,才慢慢开始明白,我只是一个凡人
我资质有限,对英雄的学习,只窥其皮毛的十之一二,能学习的部分也没能力学到位
这段时间继续在看一些传记,发现有完全相反的感受和收获,如一本传记,看前面部分的时候,起于微末,然后一步步走向成功,开创事业,通常,看了开始的部分,就有些想放弃了,因为总有一种疏离感,与我无关,或就一陌生人的故事
还有一本传记是这样子的,书中有提到他们是一群“自我厌弃者”,这让我感到一点熟悉,就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很快读完了,还写了好几万字读书笔记
当反思的时候,才发现两本书的主人翁是同一类人,而我的好恶只是一种感性的引导,还有这依然有点像撒肥料的过程一般
继续琢磨这事儿,发现自己的性情,经验,认知等组成的“筛子”,从我第一天接触知识信息开始,就在筛选自己大脑能接纳和吸收的部分了
我们阅读会有一种常读常新的感受,还有的好书需要“书读百遍”,这就是一个反复吸收新知识的方法
不过今天突然有了自己和书中故事主人翁之间的这种“距离”感之后,打算暂时停一下名人传记类的阅读
抽象一下的话,就如喝鸡汤一样,特别美味,还容易上瘾,但就是不能当饭吃
后来想到大概一年多以前参加的一个企业活动,一做饮料的公司组织的,其中提到一个生物食品品牌,一九零后女士创建的,家乡是山东,来到云南读书,非常喜欢这里的鲜花饼,然后做了一家店铺,做手工鲜花饼,刚开始艰难维生,后来同学知道后来支持她的生意,也帮着她来在朋友圈宣传,没想到就这样打开了销路,继续发展就做成了电商,现在她的产品销往全国,还有一些东南亚订单
当时有四家公司聊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鲜花饼的生意我最熟悉,也学到最多,因为在这之前自己也做过甜品店,走的是外卖加线下模式,没找到新的出路,后来就把整个生意给朋友了
那时有一个发现:只有和实力相当的人才能学到足够多,而大多数传记都有一个感受,隔着太多的段位,或者鸿沟太大
当然,很多热捧名人,除了名人效应,我们相信权威之外,还有一点是普适性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这之后看一些普通人的故事,多和段位相近的人交流和协作
再聊聊,不清楚不说,不知道的不写,不然受不住
最近又看了一些亲密关系主题的书,也写了一些笔记,然后遇到有人要付费咨询婚姻问题,我直接拒绝了,反思这事儿,才发现是我的问题,我自己没结婚,恋爱经验也不丰富,别人的咨询就变成了“问道于盲”
想到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带着他的学生们到森林里,这时他看见一个醉汉正想涉过一片沼泽。
于是老师便对着他大喊:“你要小心啊!别走错了,踩进沼泽会沉下去啊。”
醉汉回头说:“嘿!你才应该小心啊!我走错路,沉下去的只是我一人。如果你走错了,沉下去的还有你的一大群追随的学生们。
以行代思,今天想到一件现在就可以开始做的事儿,很快把流程,一些关键的环节,还有步骤设计好了,宣传一发找个场地马上就可以开始的了,后来又想了一会儿,才突然意识到我需要停下来,很多事会毁于想太多,而且现阶段在不断训练自己的实干能力,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找一助手,撸起袖子干,这之后就没想了,开始后,就一边做一边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