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个北大女生跟上野千鹤子老师的对话,引发了广大的讨论。
我们看到,即便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也难逃被环境制度驯化的命运。一边在婚姻中逐渐失去自我,另一边又需要他人认同自己的幸福。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婚姻的问题上,仍然没有实现自由与解放。
而上野千鹤子老师则出了一针见血的建议:“糊弄他人可以,但是不要糊弄自己。”
我自己学习跟工作的方向是婚姻家庭治疗,大量接触了跨度在20-50岁之间的恋爱婚姻关系之后,以及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有了以下的思考。
第一,作为一个家庭婚姻工作者,我如何看待婚姻?
我认为婚姻是一场,很有难度的修行。婚姻关系本质上,就是你与自己的关系。我其实是很佩服清醒走进婚姻的人,那婚姻会带给她成长与蜕变。
但是我看到大部分人对婚姻抱有过高期待与幻想,希望通过结婚实现经济与精神的救赎。那它很有可能就会沦为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比如三位北大毕业生,她们就是企图通过结婚得到精神救赎,然而,不仅在婚姻中逐渐失去自我,还会在日渐沉沦中糊弄自己。
第二,我是不婚主义吗?
不是,我仍然期待有一天,我可以去体验婚姻生活。但是就目前的我而言,我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与精神能力,经营好婚姻生活。但是不管我结不结婚,我都会很幸福。
第三,我会如何面对不结婚的压力?
在经济上,给自己做好保障。比如自己买房子,努力工作,储存养老金等。
在精神上,我也在不断的向内探索,希望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可以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第四,对于催婚,我想说些什么?
被催婚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被冒犯了。“你结婚了吗?什么时候结婚?赶紧结了,不然老了就没有人要了,老了就不好找了……”
下次如果有人催婚,我就回敬一些问题给到她们:“你赚钱了吗?赚了多少钱呀?有存款吗?你要赶紧赚钱呀?不然老了就不好赚钱了,老了就不够花了……”
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对不结婚的人,多一些宽容。但如果别人对我不礼貌,我也不会太容忍。
我们想要的,从来不是不婚,而是自由与解放。结婚不结婚,不再是衡量女性的价值标准。
女性想要自由跟解放的道路,还很漫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