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古城,时光穿过却慷慨地没有改变她年轻时的容颜。
苏州古城自从2500年前由伍子胥规划设计落成后,几乎不曾移动过方位。登上北寺塔顶,古城14.2平方公里的水乡风貌一览无遗。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造贯穿东西的主动脉—干将路,苏州曾硬生生拆除了20多条街巷,动迁3万多人计8000多户居民。唐宋元明清,或者更早之前形成的古街旧坊、老房旧院就这样悄然流逝、不复循迹了。
幸好,我们还有苏州籍同济博导阮仪三教授、两院院士周干峙先生,在这些古城专家的规划保护下,从水陆双棋盘的古城格局到双面绣的城市整体风貌,“一体两翼”规划让我们看到古城有烟火气、园区有都市感、太湖有山水风光。
和国内许多乍一看都差不多历史老街不同,平江路历史街区没有将住户都迁走,喧闹而熙攘地充斥着匆匆的游人。
平江路商业化的部分只有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的一千多米沿河巷道,信步闲走,古琴乐器店、音乐茶楼、民间工艺室、摄影写真馆、概念书店、老宅民居客栈、背包族旅馆、文化陈列馆等等,加上昆曲博物馆、评弹艺术馆、平江文化馆……形成精品文化休闲业态的集聚,与街区内市井文化生活相对照,营造出文化传承的清晰脉络。
一路上,同行的伙伴都在赞叹这扑面而来的文化底蕴,“太有意蕴了”!
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还有至今保留着的古城墙遗址,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是啊,历史街区内可是藏着一座世界文化遗产——耦园,潘祖荫故居、史学家顾颉刚故居、洪钧状元宅邸,一步一个景,一回头就会和一个名人故居擦肩而过。
公认的历史文化名街,是因为它留住了历史、它充盈着文化、它构成了古迹。
在巷道后段,路中间卧着一口古井,若不是“瞻仰”需要,居民们肯定会继续汲水使用的。
看着河对岸的老伯晒出来的被子,巷子里小餐车上炸的“萝卜丝饼”,藏在弄堂里的“馄饨店”,黄鱼车上堆着的东山桔子……来来往往过的是真实的生活,藤萝蔓草附在屋子的墙面上,三五成群的人们坐在桥墩上、河沿栏杆上唠嗑、喝茶、休憩、吃零食,满眼都是老苏州的慵懒生活味。
顺便叨一句,这河水比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清澈,游弋的小鱼一路欢快地畅游着!
人间天堂,自在苏州!
诗意江南,历史平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