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黶谓周君曰:“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无辞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韩而听于秦也。”
秦国想要借道东周去讨伐韩国。东周借道秦国怕得罪韩国,不借的话又怕得罪秦国。
史黶对东周国君说:
您何不派人去对韩公叔说:‘秦国之所以敢穿过东周的边塞去讨伐韩国,是因为信任东周。您何不送土地给东周,让他们派出重臣出使楚国。这样的话秦国肯定会产生疑虑。秦国如果失去了对东周的信任信,韩国就不会被讨伐了。
又派人去对秦王说:韩国非要送给东周土地,就是想让秦国怀疑东周,但是我们君上又不敢不要。
秦王肯定不会说让东周别接受土地。这样东周既得到了韩国的土地又没有违背秦国的命令。
战国的局势,对周来说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挤在两个强国中间,就只有受气的份。
秦国要攻打韩国,需要取道东周。秦国敢于穿过东周国土攻打韩国,那肯定是相信东周不会或者不敢使绊子的。但是对于东周来说,在这样的局势下,最好的结果就是维持现在的原状,因为不管局势如何变化,最有可能遭殃的,还是实力不行的自己。更何况借道秦国,得罪韩国。不借又得罪秦国,怎么选都对东周没有好处。
东周的选择是跟相对弱势的韩国沟通,这个问题光靠东周没办法解决。秦国是冲着你韩国来的,真的打起来你也吃不了好,这个问题不能让我一个人扛。再说我东周到底是向着你韩国的,所以韩国是可以沟通的选项。
跟韩国建立对话以后,就可以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了。上面说了,秦国之所以敢借道于周,是因为相信东周不会也不敢使绊子。那就针对这份信任来做文章。东周希望韩国送给自己土地,来打破这份信任。同时韩国向楚国派出使者。这样秦国一方面不再信任东周,另一方面又担心楚国可能增援韩国。势必会消弱秦国借道伐韩的决心。
另一边,东周把韩国要割地东周的消息告诉秦国。并且说明是韩国硬要给,东周作为弱国不敢不接受,将受地的责任推给韩国。秦国借道本来就没给东周啥好处,现在必然不能阻止东周从韩国获得好处,因为即使阻止了,坏了东周的好事,哪里还敢从容借道。
通过这套操作,周国两边都没有得罪,同时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算是非常成功的外交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