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里曾有一个实习员工,专业能力一般,但“情商”很高,逢人便能天南海北,侃上十分钟。
作为一个还有点责任心的上司,我于心不忍,怕他辜负了这美好时光。我找他谈话,掏心掏肺地告知要上进好学,不要整天务虚。他漠然点头,一副无所谓、怎么都行的样子,回头还是我行我素。
时间不久,因为做事水平just so so、考核不过,小孩儿拍拍屁股笑着走人了。临走时,他展现的还是一副淡然、超脱。我的苦心碎成了一地渣渣。
正心有遗憾时,忽然想起,他的案头时常摆着一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从他的表现看,这或许就是佛系青年的“断舍离”吧。
渐渐地,外表心如止水,内心理想坍塌,对一切无所谓、没兴趣、无追求,停止进取、自费武功、随遇而安,也被打上了“佛系”的标签。
可我认为,那不是真正的佛系,也不是真正懂得断舍离。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断舍离?
世上有很多佛系人,避世隐遁,安于内心。终南山里就有数千人隐士,与群山作伴,与清风为邻。当然,也有很多人秉承佛性,入世修行,遁入大千世界浩浩汤汤。由此看来,想要成佛,出世入世皆可。
真正“佛系”人生,既经历过贪嗔痴,也经历过断舍离,做到了开悟明顿、放下苦逼、抛弃妄念。
从出生开始,我们都在学习成长,开始时跌跌撞撞、艰难探索,到后来学会了总结、提炼、深化。
在经验、知识积累的同时,看问题、想事情的角度和方式逐渐固化,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行为理念,依据这种模式处理问题也越来越熟练、顺手、高效。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对固化下来的思维模型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也越来也难以断舍离曾经的执念、看法、事物。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现实和常识所束缚、禁锢,变成一个“良知未泯而又循规蹈矩”的社会人。
其实, 不愿意断舍离,是因为我们稀缺的心态。稀缺不是因为真正客观的稀少,而是感到拥有少于需要,且不能免费得到。尤其对于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和贫穷的人而言,稀缺感永远存在。这种稀缺不仅是对金钱、物品,还对时间、关系、感情。稀缺感降低了我们对真正需要的关注,降低了头脑带宽,出现了管窥效应,更不愿意断舍离。
不愿意断舍离,是因为对沉没成本的在乎。对付出的努力、购买的物品、爱过的人,我们往往倾注了时间、金钱、感情。虽然过往的物和人已覆水难收,但我们往往还对自己付出的沉没成本过度在意,存在害怕损失的心态。这些沉没成本成为我们的心理负担,不能放下,惧怕重新上路。
不愿意断舍离,是因为存量思维在作怪。存量有好有坏。吃过的苦、走过的路、认识的人、积累的财富,只要处于死沉状态,都是坏存量。它们看起来很美,其实已经僵化。去存量,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并与我们从小培养的珍惜、坚持、长情、毅力等价值观相冲突。日渐消融的存量,也把你捆得死死的,让你不能放开手脚、重新出发。
不愿断舍离,还因为我们拥有的禀赋效应。当我们没有一件物品时,倾向于低估物品的价值,而一旦拥有就会高估它的价值。我们面对曾经钟爱的东西,认为它们身上寄托着我们的感情、记忆,价值再高也不过分。这种禀赋效应,造成了三种不愿断舍离的人:怕麻烦、不愿面对、逃避现实的人,活在记忆里、执着过去的人,忧心忡忡、担忧未来的人。
那么,如何断舍离呢?
断舍离的精髓,是放弃过多的物质欲望,让自己不被外物驾驭,但不是没有追求,而是明了取舍;是回归关注内心的本源,重新拿回驾驭生活的主导权吗,而不是让一切随波逐流,也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少即是多,即是断舍离。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源自德国现代建筑大师路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建筑设计理念。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乔布斯在任苹果公司期间,坚持产品至上,奉行“简洁”的理念,产品只有屈指可数的电脑Mac、Ipod、IPAD、Iphone等几种。产品少,却做到了极致,苹果做成了世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少即是多,意味着坚持要事第一,抓住重点,每天吃三只青蛙。面对繁杂,你要承认现实,人不可能什么都能做好。每个人也只有一天24小时,重要任务和次要任务占用你的时间精力此消彼长,精简次要任务就会为重要任务创造更多空间,让你有足够的回旋余地。而只有将精力、时间专注用在最重要的任务上,保持时刻警觉、留神,才能提升完成重要任务的质量和效果。
少即是多,意味着你要舍掉“我什么都可以的”全能感,不要再想着做什么通才,而是要在一个领域专注投入,持续深耕,越经过时间沉淀而越有价值;
少即是多,意味着你不要想着频繁跨界换工作,因为你很少有机会可以成为埃隆•马斯克、费曼、达芬奇、富兰克林,你的市场价值要看你的现有岗位和专业优势做到有多高;
少即是多,意味着你的任务越少,就越不需要费神安排先后次序,只需要关注投入产出比最高和长半衰期的任务,就会更轻松,更高效;
少即是多,意味着遵循极简主义,拥有尽可能少的物品。你可以只选择一种系列的高品质衬衫做日常制服。你可以保持房间和办公桌整洁,物品做到随用随拿、系统整理,减少找东西的时间。
以慢为快,即是断舍离。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下,人人都以为时间管理就是讲如何提高效率,在固定时间内处理更多的事。这让很多人陷入了误区,片面追求快节奏,而忘记了对质量的提高和深度的把控。
晚清名臣曾国藩似乎从来不会使用巧劲,只会用笨办法。他带领湘军,屡败屡战,从没打过决定成败的大战役,但最擅长的就是结硬寨、打呆仗。
到任何地方,他都死磕大营的防御工程,垒八尺高的高墙保护士兵,墙外布置篱笆防马队冲锋,再挖2米高的壕沟防敌方步兵。
往往一道不够,通常会挖到六道,动不动还挖上几十里。靠着死守硬盘不动,与对方PK粮草、水源,将对方拖垮。
曾国藩这种高筑墙策略与查理•芒格的护城河理论异曲同工,都不追求快节奏杀进杀出,而是秉持原则,筑牢边界,以慢为快。
我曾经一度很羡慕一年能读几百本书的大神,自己也学习了一大堆快速阅读理论,去演练、实践。最快时一天能读两本。可一段时间后,发现除了能记到题目和用一句话概括的内容外,其他细节什么都记不得了。
我意识到,加快阅读,的确会带来汲取新知识的快感,但问题就是贪多嚼不烂。由此,我开始慢下来,同样运用快速阅读方法,反复交叉多读两遍,注重书籍的消化吸收,不再盲目追求速度。 我也开始运用RIA拆书法、做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写心得体会、费曼技巧,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慢慢地通过这种持续的积累,知识体系开始形成,思想的宽度在不断拓展。
所以,以慢为快,断舍离的是速度的妄念,实现了质量的提升。
删除冗余,即是断舍离。
平常人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大是大非,人生转折的关键点也就少数那么几个。大多数日子,是由一件件琐碎的日常事务堆积起来的。
人时刻都在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选择,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要比知道要什么更重要得多。
真正的断舍离,是有大金刚、大勇猛,敢于删除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和目标之外的冗余,大胆放弃,简化生活。
平时,摆在我们眼前往往不是只有三只青蛙,而是有二十件事。如果你下定决心,把二十件事都做完,就不可能提高吃掉三只青蛙的质量。
所以,你需要将这二十件事分类处理,简化、减少和删除,留下重要的东西,把其他非重要事务转交他人、努力拖延或拒绝接手。
删除冗余,也绝不是仅仅删掉一两件事,而是要有勇气放弃一整类事。这些事是那些重复且低回报的任务,比如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不需要及时回复的微信邮件,追剧玩游戏,浏览新闻八卦娱乐等。
面对这些时间的黑洞,要有坚决屏蔽拒绝的的决心,并用有益活动取代无意义活动。可以将无聊的饭局替换为多陪伴家人,将及时回复微信邮件变为固定频率、次数查看并回复,将追剧玩游戏的时间变为读书类的主动学习,将懒在沙发上发呆变为户外或健身房的锻炼,将相似的任务集中起来完成,避免频繁关注他们。
对一些必须投入时间的维护性任务,如打扫房间卫生、非关键性任务、外出购物等,你可以衡量自己的时间成本,委托他人代办,或者付出金钱买他人的时间帮你做事。这都是为了让你有更多时间做真正有意义的事。
去库存添增量,即是断舍离。
存量资源不仅是我们家中的旧物,还有自己的心理账户、过去的经历、积累的人脉和沉重的包袱。要真正获得发展突破,就得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做一个对自己薄情的人,过往不恋。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人生就像茫茫荒原的一趟列车,前途未知、风雪弥漫,每一站都有人上上下下。 长情固然是一种良好品质,但注定的真正朋友在一生中极为稀少。尤其你在不断成长中,每进一个层次,视野、胸怀和世界便会不同,只有与你同进退、共成长的人才能保持长久关系和合作。这就是原本很好的高中、大学同学,几十年后却分出了阶层,难以再做朋友的原因之一。
与其沉浸往昔、固守存量,不如追求无限可能的增量,让自己配得上你的梦想。
你可以从“只要有空,邀请来者不拒”到“只接受非常想去的邀请”,可以离开你熟悉的环境到新的城市学习工作,可以从“别人会怎么看我”到“该如何表达我的意思”,可以从真心对待每一个人到清晰知道谁对你才是重要的,可以从“一定是自己不好”到“自己哪些还需要改进”,可以上演一次“逃离背上广”而开始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
去存量需要你勇敢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到学习区甚至盲区去探索,用每天1%的时间,进步1%,成为那1%的人。当视野打开,境界提升,你也会主动放弃存量,追求增量。
所以,真正的佛系不应是“怎么都行”、“无所谓”、“开心就好”,而是心向光明、善于取舍、向死而生;
真正的佛系不应是没理想、没追求、随波逐流的代言,而是外表宁静淡然朴实,内心却有引爆这个世界的小宇宙。
尤其在当下,理想饥饿、价值坚守、目标恒持,放下妄念、戒贪戒嗔、淡泊明志,学会真正的断舍离,才是真正佛系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