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我读书太少,还是处事不精的缘故?逐渐发现看不清这个世界。
昨天是同事小余老公的“三七”。按照当地习俗,亲人需要在这一天给去世的人“安家”,从而让逝者安心长眠。小余请了一天假,赶回家去操办。
她不在的日子里,办公室炸开了。
“哎呀,这下小余自由了,彻底没人管她了,哈哈……””一位年纪渐长的同事咧着嘴,引起话头。
“可以给她找个老王了,我都开始操这心了。”有人立马接过话茬。
办公室出现前所未有的热闹,像过节一样红火起来。
“你看朋友圈没?小余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什么,叫什么……你看我还忘了。一位有些身份的同事赶紧凑过来。他一边说,一边急急忙忙从兜里掏手机。
“在这里,《啊,老公你在哪里》,‘老公,你在哪里’……还有配乐,朗读者还哭了出来。”他用拙劣的演技,现场展示起来,笑声穿透了房屋。
“咱们这里出人才了!她还有心情写这玩意儿。”末了末了,有人嘀咕了一声,声音不大,但几乎每个人都收进了耳朵。
小余是个文学爱好者,素日笔耕不辍。她把写作当做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啊,老公你在哪里》也仅仅是为了纪念她老公。她说:写的过程,不止一次停笔哭泣,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和他吵,不和他争执。
看到办公室如此情形,我不禁想到张洁在她妈妈离世后,因悲痛难忍,写出了《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贾平凹在他母亲走后,专门写了《写给母亲》祭奠亲人。斯琴高娃在《朗读者》节目中含泪读,带起一片感恩热潮 ;苏轼为悼念亡妻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千古名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难道亲人走了以后,只有名人有权利写文悼念,普通人只能用哭表达悲痛?普通人不配写文?或是不能?!
如若是这样,五四运动中所说的民主,自由又是指什么?
如若不是,这些人的反映该如何解释?
我的教养告诉我,要尊重他人,要心存善念,要体谅他人。
难道这个世界的尊重,体谅已经换了定义,是已经变成了对逝者尽情说笑,对写文悼念这种方式的无所顾忌嘲弄?
我不懂。
后续
如果这些人只是一群无聊,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我只能说一句:愚民。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一群从教者,一线从教者。有多少儿童要在他们手中塑形?
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因为他看到了中国人的愚昧,麻木,要想唤醒他们的良知,医学事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写作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而今天,唤醒人们良知的很大一部分责任落到从教者身上,他们要教育祖国的下一代,实际情形却是他们自己还处在麻木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