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写稿、审稿、发稿,年终统计稿件、计算稿费、分发稿费,评选单位年度优秀通讯员以及优秀作品。十几年来,这是我的工作日常,我的工作就是负责单位的新闻宣传,整天跟文字打交道,只不过这样的文字属于新闻作品,哪怕是通讯或是报告文学,也绝不带有个人心路痕迹。
因为是工作,所以写作收益于我而言,就是每个月的工资,而稿费还可以另算,每年大约5000元,绝大多数是纸媒体也就是报社给的报酬,外加单位追加的奖励。
我所在的单位是为国家找矿的事业单位,一线职工长年累月背井离乡跋山涉水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把这种感情诉诸笔端,变成铅字,想让他们的事迹长上翅膀,飞越万水千山,让更多人了解地质队员,理解他们的付出与奉献。第一笔稿费就是2008年第一次赴一线矿区采访后写稿获得的。
1200字的稿件首次见报,这种兴奋与欢喜大过任何的物质奖励。尽管如此,接到报社稿费通知单时,还是激动了小半天。记得去邮局取稿费那天,我带上身份证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别人不是存款就是取款,进出数字都是成千上万。手里攥着那张80元稿费通知单,我站在等候的队伍里无比自豪,好像看到自己的文字排列在报纸上欢呼雀跃的样子。稿费取出后,为了留个纪念,我走进旁边的美发店,用稿费给自己换了个满意的发型,我的写稿变现之路,就这样从头开始。
印象中稿费最多的是一篇5000字的报告文学。2016年,为纪念中国地调局赣南扶贫30周年,我跟随记者团深入赣南地区进行实地采访。从前期谈话、录音、拍照、记录,到后期的构思直至成稿,一周时间内,采访人物20多个,搜集事迹资料近万字。稿件刊登出来,我获得了1000元的稿费,虽说那是我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写稿收益,却不知为何没有了当初的激动与欢喜。
没有远大理想的我,如今靠着写作养活自己半生了。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直到退休安心养老。可我为什么心甘情愿跳到自媒体的坑里呢?这么多年的新闻写作让我明白,工作可以支撑我的生活,但打开不了我的内心,而养心这回事,自媒体写作可以做到。
回到写作收益这个话题,相对于从事纸媒体写作者而言,自媒体的写作变现一直在江湖,一直有传说。
于是在2019年底,我抱着好奇的心态,注册了简书和头条号。在简书,我阴差阳错遇见了群主徒步独行,引荐我参加了他组创的写作互暖团,在文字里结识了九月樱绯、葵花子籽籽、七妈2020、佛缘随心等写作小伙伴。四个多月来,我惊诧于群主对于写作团队管理的专业与用心,更感动于还有这么多年轻的优秀写作者相互鼓励,彼此加油。我深知比起传统媒体,新媒体写作有很多不同,我会和同学们一起,一路耕耘,不问艰辛。
那天在超市买了一筐鸡蛋,一个大概6角钱,而这个数字,恰恰是目前我在新媒体写作每天的收益。老公开玩笑地说,不错啊,你每天可以写出一个洋鸡蛋咧!我于是想起上周看的一本名叫《活着》的小说,主人公福贵对积攒家业的比喻很有意思:鸡长大了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猪,猪长大的变成牛。
我想我的写作变现之路,就从每天一个洋鸡蛋开始吧,说不定也会有变成牛的那一天呢!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