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页码:01-116
R第一节“极度不标准的运营” I常见的运营模式有四种:内容、用户、活动和产品运营。还有一些常见但不入流的也可以划到运营范围内,比如刷单、刷评论、各种小广告。
A1看这个第一节的时候,心里就一直在不断的叹气,为啥这本书没早点出版。我从12年底开始做互联网行业的猎头职位,就是从运营和产品类开始的。那会跟HR或者候选人沟通的时候,会有点心虚,因为搞不清楚,没有头绪,连问题都提不出来。HR描述他们要的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候选人告诉我的是他们做了哪些事情。两边都对不上,头大如斗!要是早点看到这个,何至于花那么多时间,只为了弄清楚运营到底要干嘛。
A2我已经离开了猎头行业,不过现在开了自己的公众号。根据这部分梳理了下,现阶段的重点在内容运营部分,尤其是如何引导用户发生互动甚至传播。
阅读页码117-180
R如图
I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的区别在于初级运营着眼于微观部分,被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包围住,被动的工作;而高级运营从宏观的角度理解运营,做规划策划,又可以让计划从微观或执行层面落地,主动工作。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如同下面两条路线图,效率和效用定然是不同的,过程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当然成长也是差别巨大。
A1我之前准备做一件事情时,会先想很多细节的部分,而且想的特别投入,很少考虑大方向对不对,框架是什么,以至想的时候很兴奋,做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比如做PPT,先做几张之后,重点就转移到版面调整,各种特效动作上去了。最后发现内容,甚至结构跟预想的差别太大,不得不重新来过。
A2现在有意识去调整做法,会好很多。公众号日更有10天了,没啥阅读量,不过我现在的目标感是清楚的,效率意识么还是没办法,暂时不考虑投入产出的关系。不过,从明天的第13号内容开始,要学着优化标题和版面。
阅读页码181-200
R如图
I传统的运营说以转化即达成交易为中心,所有的做法也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互联网运营以用户价值为中心,关注用户体验和反馈。如果消费用户价值很容易获得转化,就回到了传统运营上去,容易涸泽而渔;而创造用户价值可能没有直接的,明确的回报,需要回报后置,这对运营者的定力和能力都是考验。一旦坚持下来,用户带来的价值可能是出乎意料的。
A1在微信群或者QQ群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有些人会很随意的丢一条广告出来。在管理严格的群里可能直接就被踢出去了了,有些规矩没那么明确的群里可能就没人管了。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东西,但用的是这种消费别人的方式,我不觉得会有效果。
A2先把我的微信群整理一下,分层、细化我可以提供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