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中午专案组的同事们还没有回来,这时胡科长打来电话,他说,大家都在外面忙,让我不用等他们,自己直接去吃饭吧!
虽然我已经在餐厅吃过两顿饭了,但都是和专案组的同事们一起,并未仔细打量过这个餐厅,所以当我独自来到时还是被餐厅的规模惊到了。餐厅的一楼大约摆放了50张圆桌,每张桌子可以围坐10-12人,如果每个餐桌都坐满的话,那么光大餐厅差不多一次可以容纳500~600人就餐。如果加上旁边的房间或者二楼都开放,那么这个餐厅接待就餐的人数就更加可观了。
纪委工作人员就餐的范围是安排在里面的20个餐桌,我到的比较早,就找了一个靠墙的位子落座了。我坐的位子面向餐厅的大门,整个大厅一览无余。而餐厅四周是一扇扇大大的落地窗,外面郁郁葱葱的绿色以及院子里的各种景象也可以尽收眼底。看来大家和我的想法相同,每个早来的人都喜欢坐在面向大厅的位子,那么晚来的人只好坐在了我的对面以背示人了。
在餐厅吃饭,只要坐满一张桌子,马上就会上菜开饭。这里既不收饭票也不刷卡也不认人,谁来都可以吃。(想想也是,谁敢那么大胆子老远的跑这里来骗吃骗喝呢?)中晚餐每顿大约都有十个菜,一般有鸡鸭鱼肉蛋和两三个青菜,菜的口味还不错,可以和外面大酒店的水平媲美。各式菜品都放在餐桌中间的转盘上,每个菜盘旁边放着一双公筷,吃的时候用公筷将菜夹到自己的碗中,然后再把公筷再放回原处。就餐的人一般都遵循着这个规则,个个都温良恭俭让。即使去厨房窗口盛饭、端汤或者捞面条,也是互相谦让,都安安静静排队等待。这与我曾参加过的一些旅游团吃饭的情景相比那是大相径庭,立马就看出人与人之间素质的高下了。
开始我还没有马上习惯这种公筷的方式夹菜,常常是用了公筷之后就将其视为己有了。以至于面前经常多出三、四双公筷,等发现错了就觉得很不好意思,赶忙去重新换上新的公筷。同桌的人都不相识,也没有人计较此事,往往是一笑了之。最后当我离开专案组之后,不管在哪吃饭,首先的举动就是要服务员拿几副公筷上来,我觉得真是有点强迫症了。
吃饭时,我对面有位好像领导模样的人看着我是个生人,便问:“请问你是几组的?”,“五组”,我答。“哦!你是S市纪委的吗?”“不是,是企业的”。“哦?”他听了哈哈一笑说:“这个老黄真有办法,回头我也找他给帮帮忙!”我听了以后微微一笑便不作答。心想那是你们之间的事了,跟我没关系。后来才知道他是省纪委另一监察室的主任。
这时,我看到一群年轻人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餐厅,旁边有一个领队在发着号令。这些年轻人大约有5、60人,他们身着统一的深色运动服装,也是一样的运动鞋。他们个个身板挺直,精神抖擞。围着餐桌站好之后,只听一声令下:“坐下,吃饭!”这群小伙子听到命令后顿时狼吞虎咽吃了起来。我注意了一下他们的饭菜,和我们吃的一样。我曾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经常看到在中南海的外墙和钓鱼台国宾馆的外面有一些穿着统一便服的年轻人在站岗或来回巡逻,眼前的这群小伙子与他们何其相像啊!他们是军人,而非普通的保安,我在心里立马确定了他们的身份。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只听到又一声号令响起:“起立,集合!”这群年轻人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不管吃完与否,迅速的到餐厅门口列队集合,然后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号离开了。与来时不同,他们走时有12个人手上提了一个盛着饭菜的保温盒,他们分成了两队,提着保温盒的这队向着专案楼旁边的房子走去,而另一队则走向了这栋隔壁的房子。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心里好像悟到了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