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听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讲座,她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期”理论,李玫瑾教授认为小猫或者小狗的培养是有“关键期”的:
“我们讲个小猫小狗的,大家都有经验,这个小狗,你管他最好的时间是八个月之内,八个月,真的有些习惯没养好,等到后来,比如它咬人这样的一些坏习惯,你到后边再想改很难” 。
因此,人的性格培养也是有关键期的,“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
2
关于“关键期”的理论,我最早是在李笑来《人人都能用英语》中看到的。他在书的第一章里,提到了“关键期”理论(假说)的起源: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于1959年年底开始做的一项实验,研究动物视觉系统的早期发展,他们将出生几个月的猫或者猴的一只眼睛用手术缝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打开。研究表明,即便后来重新打开缝合的眼睑,这些动物的眼睛也不能再获得视觉功能。在这段时间内关闭一只眼睛对于动物脑中视觉区域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于成年猫进行同样时间或更长时间的视觉剥夺既不会影响它们的视觉能力,也不会影响它们的大脑结构。只有年幼的动物在它们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才会因此剥夺视觉敏感。”
这是最早的关于“关键期”的研究。李笑来在书中也提到了Lenneberg教授在1967年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Language acquisition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这个假说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始于婴儿出生,止于从八岁到青春期结束之间的某一时刻。“关键期”过后,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并且没办法去除来自母语的口音影响。”
作者在书中主要不是介绍这一理论(假说),而是指出了这一理论(假说)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后对人的影响:
“事实上,Lenneberg教授相当谨慎,提出的是个“假说”(Hypothesis)。可是,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或多或少都会掺杂着误解,甚至被故意歪曲。比如,当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rtin Seligman教授的“Learned Optimism”提出之后,瞬间就被成功学大师们拿去当作自己手中的道具,全然不顾Seligman教授所持的保留态度及其严谨。同样,Lenneberg教授的“假说”到了市场上,就变成了“理论”(Theory)。原本的“始于婴儿出生,止于从八岁到青春期结束之间的某一时刻”,也变成了“始于0岁,止于10岁”——在大洋另一端的中国,这几乎成了所有少儿英语项目的主要宣传工具,其潜台词的目的不过是恐吓家长赶紧交钱,“否则就来不及了!”。 更为普遍的是,这个“关键期理论”成了很多人安慰自己的借口。学不好是正常的,因为“关键期早就过了么!”或者“不是小时候学的就不行……”再或者“都这么大岁数了,没戏了!”,等等。”
3
看完以上的资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里李玫瑾教授所说的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理论给我的一些启示是:
1.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是可塑的;
2.人的性格培养,在6岁之前,可塑性最高。
因此,如果希望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最好在6岁之前完成,6岁以后,再想培养孩子的性格,会比较困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6岁以后如果孩子形成了一些不好的性格,我们要放任它,就放弃了。“关键期”理论只是一个心理学的经验性的结论,可能在6岁以后培养孩子的性格要比6岁之前难,但这不是因此放弃的理由,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再难也是要去做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参考资料:
1、李笑来《人人都能用英语》
链接:http://xiaolai.co/books/c558c667ad9f05ddce38f06df2d15aa3/chapter1.html
2、李玫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链接:https://v.qq.com/x/page/o07139gxnrl.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