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Side: Elsa Dorfman's Portrait Photography》,我是被电影介绍里的超大画幅的Polaroid 20x24[1]所吸引,抱着观察名家名作的心态而买票的。所以影片开始前,TIFF的负责人说Elsa Dorfman不是特别有名摄影师时,我是有点失望的。本想通过观看小众的电影、罕见的大师来体现自己独到的眼光,却在开头便发现「名家」「贬值」,这种破损的虚荣心伴随被影院劣质汉堡坑害的腹痛,只能感谢昏暗的影院帮我掩饰自己那可笑的表情了。通俗一点,从字面意义上说,一种装逼不成反吃屎的脸。
不过,请允许我厚着脸皮夸赞一下,这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一颗让我看完全程的止痛药。
Self-Portrait-2003.jpg「我能接个电话吗」,影片开头,导演与Elsa Dorfman采访便被电话铃声打断,Dorfman得到同意后在电话上简叙家常,略微兴奋地说着自己要被拍进电影的事。随后继续回到镜头前,便又与导演聊 ,言谈亲切而幽默,完全没有距离感。这不像关于艺术家的纪录片,更像听邻居奶奶讲有趣的往事。
开始学习摄影时给自己拍得生活、工作或裸体的自拍,从自拍中学会如何拍摄他人;身着雨衣衣,外面套着荧光服的「时髦」 丈夫Harvey ,生日时还送了一堆黑色气球;厨房里偶然回眸的微笑地母亲,那是她最好的一张照片;好友Allen Ginsberg[2]拍了张等身大的正装照片,后又在那照片前一丝不挂地、调皮地举着花请求拍照 ……Dorfman展示了过去拍摄地各式各样的照片,有许多连她自己都有许多年没见过。她不怎么解释作品的动机、思想,因为她仅凭直觉拍摄; 她始终用轻松诙谐地口吻叙述着作品背后的故事,每一个都充满了摄影者与被摄者幸福的回忆。Dorfman始终不愿意拍摄悲伤的人物,尽管评论家认为这样的题材缺乏深度,但这些作品是Dorfman传播快乐的媒介。
但人总有低潮的时候,时代的变迁淘汰着旧日的光辉。几经破产的Polaroid被收购,砍掉了 Polaroid 20x24的胶片生产线,这让Dorfman愤慨而失望,认为Polaroid新领导没有欣赏这些精巧工具的眼光。而父母与挚友的离去亦勾起Dorfman的思绪,「照片里面的他们(父母)好年轻。太奇怪了,他们从来没有那么年轻过,从来没有。但在照片里,他们又年轻了」。 但Dorfman有种奇妙的乐观情绪,总能在短暂的缅怀后起来, 重新给予周围一股愉悦的空气。这种空气,吸引了身边的人,让她身边总不缺乏家人与好友。难掩的幸福。
Dorfman说,她总给客人拍两张照片,客人会挑其中一个留下。剩下那个,Dorfman叫它B-Side。它被抛弃,可能是因为客人意外的眨眼或蹙眉,有时是胶卷问题导致颜色严重出错。但Dorfman总是好好的保留着这些B-Side照片,有些是觉得特别真实,有些则是单纯的喜欢 。导演Errol Morris就是在讲一个B-Side的故事:即便算上摄影师的身份,Elsa Dorfman还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爱着并被家人与朋友祝福着的人。导演用巧妙设置了观众与Dorfman的距离,让观众以一个朋友身份去接触并感受Dorfman那「平凡」的魅力。
Errol Morris说,「这部电影本身自然有许多角度上的表达与隐喻……但究根结底,它还是在谈亲情与友谊。如果你能看到这点,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我的腹痛就被这口鸡汤止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