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作者: 1c4b406034cd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20:35 被阅读9次

1、第2区为“习惯行为”(即“角色无意识行为”):是一种无预谋、未经深思熟虑的角色行为。比如,许多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连想都不想就放弃自己的看法去认同老师的想法,因为 Sage on the stage (至尊的讲台上站着圣人)。

第3区为“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有预谋、有目的、有计划的角色行为。与上述例子相反,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做一个“好”学生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去“附和”老师。

第4区是“自主行为”(即“独立有意识行为”),是不被角色规范所约束的独立行为。

中美教育的本质区别,可以概括为两字之差:“考”生或“学”生。或者说,是第3区和第4区的一区之隔。“考”生总是在第3区确认已知的现成答案;“学”生却能跨进第4区去探索未知的答案。在第4区里,特别好的老师不像老师;同样,特别好的学生也不像学生。

以“西安事变”的教学为例。关于这一课,老师可以有很多种教学设计。比如:老师什么都不教,只给出几个关于西安事变的辩论题目,每一个议题都有三组学生:正方、反方和评判。孩子们先进行研究,然后辩论,再对辩论进行评判。

学生要辩论,无论是正方、反方或评判,都必须熟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教师采取这种“不教是为了教”(与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相反)的教学设计,就是要破“Sage on the stage”的思维,就为了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而不是“被动灌输”。

在学生主动认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并进行辩论、评判后(当然,很多知识点可能是在辩论和评判中或辩论与评判后认知的),老师可以再用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来启发孩子们的创新性思维:

最后,让孩子们自己设想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

人类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已知的,另一类是未知的。上述关于“西安事变”的教学设计,除了采取“不教而教”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它用许许多多的“如果”,把学生逐步引入到“第4区”去想象、去探索、去创造、去批判、去审视、去抗挫、去反省、去推理、去归纳……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索意识、独立思考等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创新教育的核心素质。

我在中美教育比较的报告中,总要着重对照:美国教育喜欢“破局”——破除现有格局去探索未知世界(即“自由意志的超越”);中国教育维护“格局”——恪守赢在现有格局内的思维。

教育

相关文章

  • 2018-04-14

    教育书单推荐 收藏 教育校园教育 收藏 教育育儿指南 收藏 教育校园教育 收藏 教育书单推荐 收藏 教育校园教育 ...

  • 新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朱永新指出:新教育是“新”的教育;新教育是“心”的教育;新教育是“行”的教育;新教育是“幸”的教育;新教育是“星”...

  • 教育?教育!

    2016年已经正式计入倒计时,今天中午无意中路过取款机,做了一件大部分人都在做的事--翻了一下银行卡余额,然后突然...

  • 教育?教育?

    她说:“上小学的儿子英语很差,语文作文很差” 同龄女孩对她说到:“英语很重要,必须学好” 她说:“从儿子上小学一年...

  • 教育,教育

    昨晚,我大概是睡在一堆弹簧上的,今早起来浑身散了架子一样。睡不着,早早起了。好想念家里的床垫子,那么舒服,一觉睡到...

  • 教育教育!

    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昨天老公给婆婆打电话,婆...

  • 写作的好处

    朱永新 教师写作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备忘、教育杂感、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教学实录、教育论文、教育书信、教育文学...

  • 缺失的教育

    教育,这个名词很搞笑,和什么词都能搭配,比如: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社会教育...

  • 【56→原创】我的生活,我的记录

    教育有很多类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也有不同维度,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等,但无论怎...

  • 该受到的教育 - 草稿

    教育,这个名词很搞笑,和什么词都能搭配,比如: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社会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le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