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浙江游记
余姚:探寻宋高宗赵构喜欢喝的“龙泉”

余姚:探寻宋高宗赵构喜欢喝的“龙泉”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9:13 被阅读1次

        龙泉山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城区内、姚江北岸。虽然高度仅67.4米,但登山顶眺望,全城景色仍可尽收眼底,故而游人众多,是各地游客登山揽胜、当地市民休闲健身的极好去处。龙泉山原名灵绪山,又名屿山,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龙泉山只是露出水面的一个小岛屿,这是“屿山”之名的由来。龙泉山山腰有泉,泉水不大,但终年不涸,故名“龙泉”,山因泉而得名。龙泉山南麓有自西向东穿越余姚市中心的姚江流过,形成“龙山舜水”一大景观。龙泉山不仅以景美、境幽取胜,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山上另有龙泉井、龙泉室、中天阁-王阳明讲学处,子陵亭、阳明亭、舜水亭、梨洲亭、仰止亭、知乐池、文昌阁,诸多乡贤词、余姚四贤故里碑、孙忠烈祠、祭忠台、朱舜水纪念馆(碑),著名古刹龙泉寺等景点。龙泉山东、姚江上还有始建于北宋时期的“通济桥”和元代修建的“舜江楼”(本博客有专文介绍),构成了“长虹卧波,飞阁镇流”的景观。1989年,余姚市出资对遍布龙泉山的各个景点进行修缮、改造,现已辟为公园,免费开放。

       当我走进龙山公园时,却发现这不大的龙泉山里,竟然有三处“龙泉”(井),到底那一处才是宋高宗赵构喜欢喝的那个“龙泉”呢?请跟我一起去探寻,再做判断吧!

        下图、龙山公园东门,门额“龍山公園”四个黑色大字为武中奇所书。

下图、这是登上龙泉山的台阶,石壁上镶嵌有一阴刻“姚墟古迹”四字石碑,为史树青所书。

下图、公园介绍

下图、龙山公园导游图

       登上两段台阶就是环山路,靠近山根处,有几块毛石围砌的井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龙泉”(注意:这是第一处“龙泉”)。据说龙泉泉水常年不枯,因水面常呈现两条游龙似的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大约从东晋时起,山亦因此泉而改名为龙泉山

       龙泉井则早在北宋时期即声名远播。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题诗赞扬 “龙泉石井甘胜乳”。曾任鄞县(县治在余姚之东约50公里,现已划入宁波市,改名为鄞州区)县令的宋代名相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南宋初,宋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兵的追索,南逃途中经过余姚时亦登龙泉山,饮了龙泉之水,感到甘甜爽口。他返回首都临安(今临安)后,曾专程派人来余姚,用小甏汲水而去。

      下图、第一处“龙泉”,石栏上雕有“海眼澄碧”四字,落款:庚辰春月※※※※里人※※※书

       下图、看!这就是第一处“龙泉”。泉边石壁上鐫有“龍泉”二字,落款“※山题”。可能是恰逢雨后吧,泉底绿藓丛生、水略显浑浊,且有树叶杂物等,如今怕是无人敢饮此“龙泉”了吧。当年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曾写“过余姚赋二绝”诗,其第二首为:“人傳湫水未嘗枯,滿底蒼苔亂髮麤。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臥龍無”?看此泉,确实是“滿底蒼苔亂髮麤”,王安石所咏的龙泉,难道就是这里吗?

        下图、这是“龙泉”左侧的观景平台和登山路(从此上行可到达“中天阁-王阳明讲学处”),小雨过后,地面湿润,石子路被雨水冲刷的很干净。

        下图、从观景平台可以看到龙山公园东门外的余姚市区,因天气阴晦,远处的高层建筑有些模糊,近处的“舜江楼”,还可以看清楚。(关于舜江楼,本博客有专文介绍

         下图、这是位于中天阁西侧的一个幽静的小院,月亮门上的门额是空白的,不知内有什么建筑。

        下图、月亮门右侧墙角处,又有一石雕栏板围挡的泉水(第二处“龙泉”),栏板上有“龍泉”二字,虽然不知为何用白膏泥将字迹抹平了,但字的轮廓清晰可见,且“”字的局部有白膏泥脱落,可以看出是采用阴刻手法雕成的。栏板望柱上有三尊石雕狮子,品相较好,看上去不会是宋代时期就有的。

        看到这又一处“龙泉”,我不禁有些疑惑了。当年宋高宗饮过的龙泉是此泉吗?从这个龙泉的位置来看,贵为“九五之尊”的皇上,应该饮用的是此泉,而不会去饮用第一处(位于山路旁、无人管理的)龙泉的。但是,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把井栏上的“龙泉”二字遮蔽起来呢?

       下图、此泉清澈见底,有红、白、花色金鱼在水中漫游、历历可数,而不是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滿底蒼苔亂髮麤”。那么、到底哪个是真正的龙泉呢,有点纠结了!

        下图、看过第二处“龙泉”,进入月亮门,是一小小院子,仅有一座新建的五开间仿古建筑,从半开的窗户,可以看到室内空空如也。看过说明,才知道这座建筑原是余姚城隍庙的山门。城隍庙始建于宋代,原在龙泉山东南麓,后来迁至县衙东首,元、明、清三代皆有修建。20世纪的80年代,迁至此处,是最近又修缮的。

         下图、在紧闭的朱漆大门之上,有一黄底黑字匾额:是沙孟海所题的“梨洲文献馆”,落款为“一九五四年创立”。

          梨洲:即明代余姚乡贤黄宗羲(公元1610-1695) 乳名麟,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古藏室史臣等,史称梨洲先生。(关于他的更多详情,请看本博客专文)

          下图、这是小院的围墙,看,新装的摄像头,正对着我所站的台阶处。

         下图、这是摄像头能看到的部位。月亮门外的廊柱,就是“中天阁”的前廊。

         下图、“中天阁”“余姚四贤”之一的明代王阳明先生讲学处,因内容较多,故本博客另有专文介绍,请看下集:“中天阁-王阳明讲学处”。

        下图、中天阁的右侧,有石阶可登上中天阁的后花园龙泉井(我的天!这可是第三个“龙泉”了,稍有区别的是,龙泉后面加了一个“”字而已)。

下图、台阶第一跑的休息平台右侧是一小小广场。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天阁”的歇山式黑瓦屋顶。

        下图、广场内有石碑两通,这是其右侧、经修复的一通断碑全貌。

下图、这是断碑的碑阳上部,可以看到此碑是《重修陽明先生祠記》,因碑断裂为两半,文字缺失较多,故未拍摄全碑、未录全文。

下图、这是左侧的石碑,此碑形体较大,但碑下部有很大一片风化严重,字迹脱落许多,故未录碑文。

下图、篆书碑额:龍山書院加獎碑記    光绪十七年立,邑人杨※芳书

下图、登上台阶最高处,面对台阶的石壁中有一“龙泉简介”碑。全文如下:(/:表示换行)

            据清光绪余姚县志载龙泉山/旧名灵绪山亦名屿山山腰有微泉/未尝竭名龙泉宋高宗饮龙泉首之/取十瓮以去。

            王安石为鄞令过余姚赋二绝/句曰/

            山腰石有千年潤/海眼泉無一日乾/天下蒼生望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人傳湫水未嘗枯/滿底蒼苔亂髮麤/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臥龍無/

                                                余姚市文物局管理委员会     公元一九八六年春整修

下图、从“龙泉简介碑”右行10余米,在靠近后墙处,有一四角石亭高高在上,亭中的石雕井口清晰可见,原来,这里还有一个“龙泉”井。这是龙泉山上的第三个有名可寻“龙泉”了。

下图、石雕井口被一有孔圆形石板盖住,看不到井中是否有水了。亭后面的石砌墙下部,又嵌有二碑。上为龙泉铭碑;下碑石质较好,似为汉白玉石碑,但碑文的每个字均遭人为剔凿破坏,不可识别。根据每行的字数大约与上碑相当,我猜测此碑可能是年代更早的“龙泉铭”,不知是何时、被何人损毁的。

下图、龍泉銘     碑文照录如下:

            峩峩靈緒  祖祠在顛  崇階碧蘚  下有圓川  或稱海眼  實維龍泉  仰止之所  靜深之淵  譬如良知  心體本然  取之各足  用之無偏  猗歟泉源  潏潏涓涓  奉為清滌  永厥千年                箎撰並勒※※重書

             注:王阳明后裔王箎

         唐代诗人王维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走遍龙泉山,还会有第四处、第五处龙泉吗?

          就目前所见的这三处龙泉,哪处是古人“有口皆碑”龙泉呢?

          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带着疑问,询之见到的余姚人,他们也是不晓得。

          嗨,别忽悠了,凡是在龙泉山上的泉水,都可称之为“龙泉”,反正现在没有人去专程品尝它了,所以也没必要打破沙锅问(璺)到底了!

      本文为:《余姚龙山公园》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

                     请看:龙泉山中天阁-王阳明讲学处

                                 汉代高士严子陵祠与亭

                                 勝國賔師朱舜水纪念堂

                                 古迹众多的龙泉山

原题:(原创)宋高宗赵构喜欢喝的“龙泉”在哪里?    2014-01-01 09:12  发表

2018.12.23     阅读(594)| 评论(2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姚:探寻宋高宗赵构喜欢喝的“龙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mu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