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好为人师挖掘到背后的大毒瘤

由好为人师挖掘到背后的大毒瘤

作者: 妙行如涣 | 来源:发表于2020-01-24 11:45 被阅读0次

经典参悟系列之六祖坛经闻思修笔记(一)由好为人师挖掘到背后的大毒瘤

 【闻】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六祖坛经般若品

儒家讲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这个言顾行,行顾言,就是这里所说的口念心行。如果一个人话说多了,老是做不到,但他还自认为自己做到了,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若口念心行,心口相应,那么这个时候就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本性。佛法是非常简单非常明了的,佛法里面也没有太多的秘密。你看坛经开篇就已经把所有的核心告诉我们了,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佛法其实是没有秘密的。第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性佛。第二,让我们口念心行。戒定慧,去除我慢,去除贪嗔痴,到达无分别的彼岸。佛法说来说去,就是说这些,只要我们每一个当下都能够用自己的清静内心转化外在的污垢,那我们的力量就在增长。

——涣朴老师

 【思】

首先,自己的话确实非常的多。由于似乎天生拥有比较强的理解与逻辑表达能力。无论和什么人在一起,听什么课程,一听马上就能有条理有逻辑的表述出来,甚至有时候比当事人表达的还要流畅、清晰。于是,也许是因为擅长,在这个方面有优势,只要有与人交流的机会,总能见到我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乃至妙语连珠的状态。也因此,惹的很多人羡慕我,称赞我。我也经常因此而有一些优越感。于是这便成了一种正向循环。越讲越能讲,越能讲,越讲的多。

其次,确实实践的不够。口念的多,行的少,甚至很多时候根本就是做的和说的完全不一致。比如家庭教育课程跟别的家长说,要温柔的坚持。可我却经常对着孩子发怒,没有耐心。而说的没做到,又到处去说,不就是好为人师啊。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借这篇文章,好好剖析一下了。

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生命的侧重点都花在了对理论体系,用更专业的词汇,就是对世间和出世间“法”的探索和表达上了。因此,我总是没有太多精力去花在践行的部分。

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的时间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所以无论是家里还有事业上,我的成绩成果平平。

比如,在家庭中,我能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无论是家务还是孩子的成长辅导。我只能做到70分左右。然而比较幸运的是,我的先生填补了时间上的不足。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辅导孩子作业,好习惯养成。于是,目前家庭学习氛围、家庭文化还是相当的浓烈。但是这更多的都是先生的功劳。而我自己便没有真的做到知行合一。辅导孩子作业经常会不耐烦,大声吼他们。因为我觉得时间不够用。他们的作业占据了我的时间。我没有太多的耐心给到他们。

而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原因就是辅导作业之类的事情,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更想去研究国学理论,写文章,去讲课,或者思考思索人生,研究国学经典、研究各种“法”。而且不单是家务琐事,对待工作也是如此。曾经做过的工作,只要过于“细枝末节”,就会觉得索然无趣,不想深入。于是便没有什么成绩。哪怕我的执行力和工作能力并不差,但是因为自己没有意愿度去做太具体的工作事物,以至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也就没有什么成绩。

我呈现的生命状态,就是把自己的一切似乎都奉献给了国学理念的研究和传播上,体现在了讲道、论道上。

而,我却常因为世俗成绩的不够理想而经常陷入一种负面的低落、彷徨。否定自己的一切。认为自己就是好为人师之徒。 

同时自己身体也因为过度思虑,伤到脾胃,导致消化不好,日渐消瘦。又不愿意投资时间运动,气血更加虚弱和淤堵。于是长期以来就呈现了一种气虚消瘦的状态。

一切相,皆是心的呈现。现在的这种还不太平衡的生命呈现,便是自己内心的不平衡、不清净造成的。我过度的用在知的部分,思虑过大。而太少的用在行的部分。包括锻炼身体这样的时间也全部被思虑写作、听课读书之类取代。

我,看到了这种不平衡。这种知行的不合一,但如何解决呢。

首先我应该好好思考研究国学为了什么呢?

每天读国学经典、写闻思修笔记为了什么呢?

愿意到处讲课为了什么呢?

表面上,我就是热爱啊。其他的事情我都不喜欢。包括陪家人、做家务、带孩子,或者任何女人们所喜欢的逛街、买衣服、交朋友等等。世俗红尘的一切事情我都不喜欢。我就是喜欢研究国学,或者之前研究西方的灵性、心理学等。反正就是喜欢研究理论、思考、坐而论道。

其实,这几年我已经进步很大,前几年,我是完全没有顾家的。更加的不落地。不切实际。现在还能照顾家里,做到70分。以前估计30分都没有。

那为什么我那么热爱思索呢,研究理论呢。为什么对其他都不感兴趣呢。

 我认真而真诚的审视自己,也许跟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原因之一:长期的浸润佛法或者有宿世的因缘,确实有些出世间的状态,也曾经几度萌生出家的念头。一直以来对一切红尘世俗之事,没有太多的兴趣和热度。就是对探求真理感兴趣。所以,无论经历什么,我对事情本身及本身的结果不太在意,就是在意背后体现出来的“法”。若这个事情被我“经验”过了,不再有新的心灵体验,我就会立即失去兴趣。所以,总是浅尝辄止。但是,关于这个部分,目前我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无法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即便当下,我都能觉察到,这种出世间的召唤,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很累的时候,总会感受到一种来自远方的召唤,一种与当下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的召唤。也许只是妄想,也许命里真有注定。这个部分我知道只能放下,随顺因缘。因为超出了我能认知的范畴。除非我能神通,照见自己的三世因果。

原因之:落入“度人”的妄想执着中。

我希望能博学通达,有能力帮助到更多身边的人,有想度人的心。

而,为什么总是有度人的妄心呢。因为有“我”,“我”就是要做一些事情,世俗中贪功业,修行中贪“功德”,总是要有结果,才能有存在感。

而这个贪求“存在感”,贪求结果,本身就是妄心了。自己都没有被救赎,又去救赎谁呢。

此外,靠不断的研修经典,通达理论,知行合一,即便救赎了自己,也真的能救赎别人吗。事实上,佛都说,佛度有缘人。不然为何还会现六道,全成佛不就好了。因此,莫要生“我要度人”的心。而是生清静的“慈悲心”。

“我要度人”是一种欲望,会不断的去寻找目标,这样就非常容易进入好为人师的状态。

而清静的“慈悲心”,是自性本有的慈悲,这样的慈悲一旦遇到别人的“痛苦”,自然就会去给与帮助,开导化解,是无为的清静的慈悲。只是自然的去做,就像天下雨滋养万物一样。是清静无为,自自然然的。绝对不会刻意的我一定要去给别人“说教”,或者一定要去“改造”别人的人生。只是清静心的显化而已。如镜子一样,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帮完了,就过了。也不会总会记得,需要别人回报之类。

但是,反省自己,更多的会落入“我要度人”的心。而非住在清静的“慈悲心”中。

原因之二:落入了贪“法”,贪“慧”的执着里了。

而为什么贪“法”、贪“慧”呢。我想,虽然我不愿意承认,我自认为对红尘的游戏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是我能觉察到我还是有贪“名”,乃至于贪“利”的。因为“法”和“慧”,是可以很容易吸引别人,获得名利的。因为世人都需要“法”和“慧”。而且我又在这方面似乎有些天赋,更容易在这个方面获得“名”和“利”。所以我就是热衷于做这件事。而其他的地方,比如带孩子之类我比较不擅长,也因为一直不好好做,没有太多的经验。越不会越没有结果,越不想做,就越不擅长。于是就越来越不平衡。

这就是一种很隐秘的贪。并且贪的不是一般的名和利,而是成圣成贤的大名和大利,能度天下人的成“法王”的大贪。甚至从我的这种偏执的程度看,不是一点点的贪,是非常的贪。贪到真的很多次想抛下现在的家庭,独自上路。(写到这,我似乎明白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总有第一点原因中提到的心结了,我希望摆脱家庭琐事的束缚,用有限的一生那么短暂的生命成就更高的伟业,而不是陷入男欢女爱、天伦之乐中)。

所以这样的贪一般不能被察觉。在很多人看来,我似乎境界已经很高了。能放下那么多,做公益。

而,事实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个“大贪”。

所以,总结下来,核心的原因就是一个字“贪”。贪求度人的功德,贪求“法”和慧,贪求名和利。

因贪,而生嗔,对待孩子和障碍自己的,会产生愤怒。而后,执着自己的所贪之物,不能真正见到本真的智慧,又是痴。

贪嗔痴,是真实不虚的人生的所有烦恼的根源。

也因贪嗔痴,始终不能心口如一,天性被习性所障,难以超越,但是相信只要不停的精进,总能超越。

【修】

(一) 

针对第一个“度人”的执着。就是化“我要度人”的心为“慈悲心”,“无我利他”之心。活在当下,首先做好基础的修身齐家,无我无执着的去履行当下角色中的各种义务。在家里,就相夫教子。在事业,就君仁臣敬,素位而行,服从整体利益。其次,有余力的时候,能用清静的慈悲心,对于来到身边的需要自己帮助的有缘人给与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并提醒自己不要过度帮助,不要好为人师。

 (二)

针对贪求“法”和慧的心。其实求法求慧,并不是坏事。我们无法一下子证悟,是需要学法修慧的过程。那么放下急切贪求的心。在认知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的基础上(真正的智慧不是知识)。只是日积月累,量力而行,有次第的去学习成长。并保持知与行的平衡,知与行的合一。保持身体健康、家庭和谐。而不要因为贪求而变得焦虑、急切、失衡。若心不清静,是学不好经典,也悟不出智慧的。这便是欲速则不达。

而这两点,落实到生活中,主要是两点:

一点就是能确保每天规律的作息。在什么点做什么事。家务、陪伴家人、锻炼身体、工作、学习都要井然有序。一旦失序,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急切的心又出来了。

第二点,就是经典学习,务必一门深入,就像现在修六祖坛经,就好好修,不要还没有修完,就想着接下来怎么写论语的闻思修,乃至想出书之类。这皆是一种贪求之心。所以继续好好的翻录六祖坛经的文案,写六祖坛经的闻思修。

 

 

——20191031日妙行

相关文章

  • 由好为人师挖掘到背后的大毒瘤

    经典参悟系列之六祖坛经闻思修笔记(一)由好为人师挖掘到背后的大毒瘤 【闻】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

  • 民企医药、教育产业的背后

    3《民企医药、教育产业的背后》 时下,伴随医疗、教育事业的日渐颓废,不仅成为危害社会的两大毒瘤,而且随着私企不断渗...

  • 挖掘背后的故事

    挖掘背后的故事

  • 舒缓:毒瘤背后的秘密

    莫名的情绪低落几天了,没有什么事情的发生,也没有任何外境的干扰。全身无力,像一滩泥。总是觉得现在越来越平静幸福的生...

  • 由大到小

    为什么新冠病毒的源头和传播途径争论成为焦点? 1、这是一个国际性的主权原则问题,必须依靠科学证据。2、现在疫情全球...

  • “社会大毒瘤”

    “肿瘤的危害你可想而知,危害大了去了。一不留神一个恶性肿瘤就会让你送命。就是这么可怕,长在人身上的肿瘤都这么可怕!...

  • 反省日记(第70天)

    今晚和老婆在微信上面沟通,同样的事情,最近多次重复发生,这是一个大问题,背后隐藏了大毒瘤,必须勇敢面对和穿越,这个...

  • 他们没义务教会你

    这世上真有好为人师的人吗? 也许有。不过我认为,大多数好为人师的人,其背后的动机或许只是急于通过向你讲授,以证明他...

  • “好为人师”背后的逻辑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人们好像都会有一个“好为人师”的习惯,特别是对于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和事情,就可...

  • 霉运背后的挖掘

    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1152篇 说到这几天,工作中的一些霉运,一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好为人师挖掘到背后的大毒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pc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