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写文章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吧?偶尔写了一篇文章,嘴上说没什么人看无所谓,私底下隔几天就看看下载量阅读量的。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得到更多的认可。
排除一般情况下的营销,如何让文章内容更具备传播行呢。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引起读者自发转发推荐,其传播力似乎自文章完成之时便已具备。在我看来,文章的传播力产生的根源在于作者与读者共识的达成,传播力大小也取决于共识程度的大小。
1,标题——文章的基石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碎片化信息何其繁多,想要在这些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眼球,文章标题决不能草率。
读者往往扫扫标题,在几秒的时间内决定是否会深入了解内容。换句话说,标题不出彩,文章质量再高也只能躲在角落里痛哭。
这就涉及到人们对什么样的信息、文章会感兴趣,一般而言,能够造成冲击力的文章容易吸引眼球。
这类文章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第一,新鲜性。人们普遍对新信息会比较好奇的,毕竟猎奇心理大家或多或少还是都有点。
第二,生动性。人的大脑对场景信息的记忆能力远远大于一般文本信息。就像我们小时候念的书,因为形象比较生动,这么多年了,鲁迅的猹和朱自清的父亲背影还是能浮现在脑海中。
第三,颠覆性。颠覆一个人所习以为常认知的东西时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直接破坏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甚至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对自身意义的究问。
第四,强烈性。强烈性的事物往往因为对于感官的巨大刺激而刺激记忆。
2,共识的前提——满足需求
如果说一个好的标题让一个人开始决定花几分钟时间进行阅读的话,那么满足读者某些需求的文章才能真正获得认可并予以推荐。
根据信息漏斗模型,每一级而在意味着注意力的大量流失,必须采取措施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这里主要考虑的需求是表达需求,读者传播文章的目的在于对自我的一种表达,读者的表达需求可以根据自我不一致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该理论的基础在于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人们习惯于保持一致性(需要通过外接的信息对自身矛盾进行缓和)。
该理论指出,自我三种认知情况(实际:自我评价;理想:愿望;应该:义务),对应的,他人对自我也存在三种认知情况(实际:社交形象;理想:他人期待;应该:圈层规范)。
举例而言,一个没读大学的年轻人感到自卑,转发文章《高中毕业仍然年薪百万》,这种类型便是自我-实际与他人-期望,此人即想通过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他人理想下的他人期望予否定,希望自己能够超出这种他人期望,取得一番成就。
再举一列,一个奉行996的老总转发文章《996是福报》,这种类型便是自我应该与他人应该相结合,借助圈层规范增强自我设定义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如此一来便可以对症下药,文章主体内容不用再多加考虑。
下面是一个基本策略模型,可供参考:
3,提升文章吸引力的技巧
说教式的文章广受诟病,文章内容的增色还有待于某些技巧或死亡熟练运用。
第一,结构化思维
大脑是非常节约资源的,大脑每天会吸收非常多的信息,绝大数信息在大脑中的存留时间很短。有的时候,必须对某些事情赋予意义,才能让大脑重视,否则日子便会变得单调无聊,文章也会变得乏味。因此,文章的内容应该是经过高度浓缩的、有冲击力的与有感情共鸣的。这就意味着,文章需要层次分明、叙述清楚,还需要些许的生动形象。
第二,预期管理下的博弈思维
根据前景理论
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预期的差距而非单单结果本身
也就是说,文章的效果与文章质量有时候效果并不太大。更多时候,文章的质量有待于同行的衬托。写作文章的效果取决于文章内容与读者预期的差距。
根据卡诺模型(不同需求的满足所带来效用是不一样的)
基本需求必须满足,期望需求满足程度与效果正相关,而超预期需求(兴奋需求)则往往能够引发轰动效应,带来核变。
第三,预期管理下的思考方法
在拥有一定素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四种方式进行思考。
首先,正反思考。通过同事对正反面进行思考,更加全面了解问题的本质,还可以进一步拔高层次。
其次,逆向思维。比如人人都在传递成功的经验,你去传递一些失败的经验。
再次,挑战常识。每个人都在宣传早起早睡好,一个人去说每个人睡眠状态不同,不必刻意在乎时间。
最终,学会利用“沉默的螺旋”。发表一些少数人才会提供的一些想法,串联起少数人形成坚实的同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