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感,尤其是对于可能有损自己自尊心的未知。反思自己从小到大在课堂上想发言却不敢出声的原因,主要在于对自己观点的不自信,以及因为这种不自信进而衍生出来的对于犯错的本能逃避心理。比如如果我答错了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同学是否会瞧不起我?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种心理的支配下,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占据我们头脑更多的并不是积极构思如何将问题答好,而是在想如何避免自己答错,从而避免在课堂上丢脸。然而越怕丢脸越不敢说,而越不敢说,语言组织能力也就越得不到锻炼,因此更加没有自信,更加害怕丢脸,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更不用说在仅有的几个敢于发言的同学中,又有一部分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老师的否定,于是这仅有的几个“发声者”从此也湮于“沉默的大多数”中。
对比英国的课堂,记得游学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主要在英国的雷丁大学里听英国老师给我们讲一些英国的文化,包括英国日常吃什么、英国超市的上下班时间、一个英国学生的日常等等,也会与老师做一些中英文化差异的交流。
那时候的我初来乍到,还保留着站起来发言、不敢坐在座位上直接大声讲话的习惯(那时候性格还是有点羞涩的(๑•́ωก๑))。但渐渐地我发现,老师对我们的每一个答案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不管你回答什么,他们脸上永远都是热情而灿烂的笑容,且且都是“brilliant!”、“it could be!”、“good!”、“great!”……这种调调,如果你有幸回答正确,他们简直激动得像是要马上冲过来拥抱你一样……于是在经历了几次答对问题的受宠若惊和爆棚的喜悦感之后,从第二周听老师讲英国教育体系开始,我就进入了一种忍不住举手然后在座位上大声讲出自己想法的状态。更不用说在观摩了两周的英国课堂之后了,最后一周老师再提问我感觉自己都是怀着一种迷之自信——说不清楚为什么但就是觉得非常自信——的心情举手回答(当然回答得都很不错),初来英国时的内敛、不好意思、不自信全都一扫而空。
正如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说的那样,期望能够创造成果。它的意思是,当我们期待一些事情发生时,我们经常是下意识地,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而这些行为方式,实际上会使这件事变成现实。当我们对事物有着美好的期待时,就很容易产生自我驱动和完善进步的倾向,使我们最后能做出更好的成绩。
自然,这一效应也适用于对他人的态度。在师生关系中,作为老师,拥有能够对学生的答案表现出惊喜和鼓励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饱满的期待和发自内心的赞许不仅意味着尊重、信任,更会让学生觉得,他的举手是老师所期待发生的事,他的每一个回答在老师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答案。我想,有了这些充满期待与爱意的偶然,自然就出现了渴望表现自己以回报这些期待、这些爱意的必然——所有的孩子都开始开口讲话的课堂诞生了。
而除此之外,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和生成的话题也是影响学生回答问题动机的关键因素……(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