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稻盛和夫提到,这是一条可以如果在生活中可以使我们人生更美好、更幸福的方程式。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转变。
想起钟杰老师,从一所四川农村学校到海南再到深圳,一路走来,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付出比他人百倍的努力和惊人的毅力,人生道路越走越开阔。
稻盛和夫提到,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上述三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得来。首先,所谓能力,也可以说是才能、智商,多半是先天的资质,包括健康以及拥有运动神经等;而热情是指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的程度,这是后天的要素,可由自己的意志来掌控。这两者都可以从0分到100分幅度内打分。因为是相乘的关系,有能力却缺乏热情的人,分数不高,结果不好;相反能力相对不强,但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发愤努力,在人生和工作中充满燃烧般的热情,这样的人取得的成果,遥遥领先于那些有能力的懒人。
钟杰老师提到自己每日做事雷厉风行,有非同寻常的热情,而这种工作的热情不是间断的,是持续的。钟老师每日坚持读书、写作,思维方式不断更新进步,随之而来的是能力的快速提升,再加上自身性格的缘故,她的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总是高效率完成,极少出现身心疲惫的状态。相反自己,在工作容易出现疲惫之感。
周五午饭时间,我慢悠悠地步行下楼。教我们班的新来的体育老师说:“年轻人呀,我刚才发现你走路腰好像没力,感觉很累的样子哟。”
“对呀对呀,有点累……”我打趣道。
别人总是会发现你不一样的问题,我都没有感受到自己走路没精气神这回事。
但是,老师是示范和引领者,如果我是这样没精神的人,学生怎么会更有向上的活力呢?看来,真是要改变自己的状态——从加强运动开始吧!
“我每天风一样的行走,快速、有力,就是要告诉我的身体:我好忙,我要去战斗了,我需要你赐予我力量!”
“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一到班级,我都在干活。不论是班级里的活,还是我个人的活,我都孜孜不倦地忽悠着我的身体“干”着,毫无怨言,充满喜悦,精力充沛!工作28年(注:截至2021年,我已经工作30年了),我从未请过病假,就连生小孩也没耽误工作。我生小孩那天正好放寒假,寒假结束我就上班了。不是我想当先进,而是我一直认为,只要不干活,我的身体就废了。因为我一直在干活,所以我的身体充满了力量,我的心流很强,心劲很足,效率很高。身体和精神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摘自钟杰老师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