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道德经》之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道德经》之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作者: 如清风_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22:12 被阅读0次

    原典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长于言谈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借助于筹码;善于关闭门户的,不用木闩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因此,圣人总是善于使人尽其才,因而没有无用之人;总是善于物尽其用,因而也就没有无用之物。这叫做藏而不露的智慧。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则是善人的借鉴。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珍惜自己的借鉴,即使是聪明人,也会变糊涂。这叫做精微玄妙的道理。

    经典解读

        本章中,老子把自然无为的道理,应用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他以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等为喻,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政,能够按自然规律办事,则无需多费周折,就能得到无可挑剔的结果。此外,老子还进一步对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等坐了发挥,强调若“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则“虽智大迷”。

        文中,善行可以理解为善于行走、善于行动、善于做事。善于做事的人,不求彰显、不求扬名、不求立功,不需要也不在意是否能够留名,更不会给人留下什么把柄。善行是顺应自然的结果,是高明的、自化的、无形的,自然就不会留痕迹。

        善言无暇谪似乎说得有些绝对,因为只要是说出或写出来的“言”,就难免没有瑕谪。可以说,没有瑕谪的“言”是不存在的。所以,英国人认为“沉默才是金”,而老子自己也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此,我们大可将“善言”理解为不言或少言。

        老还认为,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皆有其用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对于不善的人,不加鄙弃,既要劝勉、诱导他,也要以其不良行为作为鉴镜,避免重蹈覆辙。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看问题,不可浮皮潦草、粗枝大叶,亦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可妄自尊大,恃才傲气。

        这不仅是对执政者说的,也是对每一个社会精英的要求。他们应当做到民胞物与,应当不抛弃、不放弃一人一物,应当善用人、物之长,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深刻的、内隐的大智慧,这样才能得到拥戴,受到欢迎和热爱。

    本文内容来源于《道德经大全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之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ri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