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4.12癸卯年 闰二月二十一 星期三
备注:Day515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生活无法逃避,但你可以选择》之《给女儿的一封信(三)》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半山
名言佳句:世人没有需要你去战胜的人,更没有需要你去战胜的事,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战胜自己不好的习惯,做到这点,你已经相当优秀了。
内容:人的一生,是不断形成和完善自我定义的一生,正是因为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改对于“我”的定义,人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人生才会这么有趣。那些觉得人生无趣的人,不过是感到“我”就不过如此了,自己给自己盖棺定论。
你若不想平庸,就得首先拥有不平庸的行为习惯,没有习惯支撑的任何想法注定都会破灭。
唯有行动才能形成习惯和改变习惯,一个人是自己长期习惯的果实。短暂的激情不能给人带来任何改变,也不会帮助一个人去承担任何责任,人对自己负责的方式唯有行为习惯,习惯里都没有的好事物,这一辈子也别妄想再拥有;而某种习惯不带给你的坏处,不做改变,一辈子也别想摆脱。
你任何一个烦恼和痛苦,你若是去寻找它们的源头,都是某一个习惯带给你的。
要为自己准备好一段岁月,要给自己足够的耐心,去清除一些习惯,换上另一些习惯,能够这样做的人,无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任何一个习惯的改变,都会带给你性格的改变,,因此改变习惯才是人生中最难的事,却是最有意义的事,这正是一个人可以去重新塑造自己的最切实可行的部分。
人一生会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之所以做不成,就是因为背后没有形成一个行为习惯去去支撑;人一辈子会领悟到无数的人生道理,之所以无用,同样是因为没有把道理变成自己习惯中的言行。
人生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一种习惯性的成功,任何一种失败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失败,任何一种现实都是一个人的习惯所表现出来的现实。在习惯面前,努力、坚持,意志这些词汇都是软弱而无能无力的。
必须要牢记,习惯就是个性,个性就是命运,一个人最好和最不好的部分,都在自己的习惯里,选择什么样的习惯,你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人就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主动改变自己的人;另一类是被迫受到环境和社会的挤压,身体越变越小、呼吸越来越困难的人。
我相信我的女儿,一定会成为第一类人。
启示:今天看到一句话,“我们犯的第一次错误,可能是运气、可能是意外,但同样的错误犯第二次,就不再是错误,而是自己的选择。”
在这饱含遗憾的叙述中,我发现这样的错误本质上就是人的习惯在作祟。
俗语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也许对于有的人来说,非要等到直面的时候才能猝不及防给人来个大比兜。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说,穷人得到资助的钱后马上又投入到消费系统里面去了。与其说是地域或是经济造成的贫穷,不如说是对钱的使用习惯让他们一直陷入贫穷之中。
他们常常会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改变生活习惯花在廉价的预防上。
他们常常把钱花在让自己更快乐上,而不是储蓄起来作为未来家庭的保底金。
他们常常把钱花在让自己有面子上,而不是考虑家庭将来面临的风险与危机。
在南非,人们制定了葬礼应该花多少钱的社会规范。
根据传统,死去的婴儿只需要简单埋葬,而死去的成年人和老人则需要举办隆重的葬礼,为死去的人办葬礼会花光死者一生的积蓄,而为年轻人筹办葬礼损失更大。
有很多年轻人因为感染了艾滋病毒死亡,他们还未攒够钱,家里被迫就要花大约家庭年收入的40%操办葬礼,同时家里也失去了年轻的劳动力,又加剧了家庭的贫困。
穷人在有余钱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味道更好的食物,而不是能量更多的食物。
他们只关注眼前,把钱花在面子上,这种做法的特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他们的贫穷。
在储蓄这一点上,我国的优秀传统的确是未雨绸缪,几乎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计算着过日子的中国人,虽然日子清苦但也不失温饱和乐。
两国人民的消费习惯一经对比就能看出来。穷人囿于人性中习惯的享乐思维,不做长远的打算,没有良好的消费观念和卫生习惯等等,都是促使他们在未来可能因大病、变故、意外导致走向更加贫困的诱因。
所以,改变是自己认识到需要改变才有可能把思想变为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