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听说一个说法:人一辈子要吃的苦是一个定量,如果前半生吃苦,后半生就享受;如果前半生享受,后半生就吃苦。还有️一种说法,不怕苦苦一阵子,怕苦苦一辈子。
我觉得人是要有一定的吃苦能力的,吃苦像是一条通往幸福的毕竟之路,因为通过吃苦,可以锤炼品格提升心性,提高之后,很多所谓的苦,也就不觉得苦了。就像练功,如果武功达到一定境界,还会把一般的困难当困难吗?我觉得吃苦是这个理。也比如开车,有些同事很不喜欢开车,有些同事很喜欢开车,我觉得不喜欢开车的同事,是技能能力没有掌握到一定程度,所以开车过程中就一路艰辛,从而不喜欢开车。可是把开车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同事,她就觉得很享受。我把这个道理讲出来给其他同事听,但有些同事不会赞同,我认为,不赞同的同事也是因为不懂。
很多事情,我都觉得要努力,要多付出一点,要熟练掌握技能,当得心应手的时候,不仅仅有成就感,也有快乐,我认为这是快乐之源。也是我认可的先苦后甜的道理。其实有这种克服困难的决心,万事万物最终的结果都能带来甜。如果生活不够甜,那一定是努力不够。
横向来比的话,每个人的人生履历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作出一些小小的付出,就能有大大的收获;有些人一路艰辛,但收效甚微。但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履历关系到自己的人生课题,每个人的人生课题都是不同的。
但是我认为纵向上,跟自己相比,克服自己的人生难题才能享受人生的逻辑是成立的。每个人需要克服自己人生的困难。所以很多时候,人生其实没有可比性的,比不了,甚至都参考不了,每个人都只能探索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根本不用太在乎人和人的横向竞争。
人生是一场修行,说到底,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把自己修得完美一点进步一点,修得越好,获得快乐的能力越强,自己也就越幸福快乐。
往深处修,往高处修,往好处修。看他人人生,也是为了慢慢了悟自己的人生道路。
人不应该逃避困难,而是应该迎向困难,甚至主动找困难。因为困难,难题是礼物,克服的困难越大,解决的难题越大,才能取得越大的成就。尤其如果,克服的困难是以利益大众为目的的,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专家,这些人才能青史留名,永远在人们心中传颂。
做一个傻傻的螺蛳丁一样的人物,努力扎根大地就很好!像一棵树,根正苗红,枝繁叶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