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闲而少欲,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以前读来没有深思,大概理解好似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想法。昨日逐字细读,突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看到‘闲’,总想着清闲休闲,实际上,闲的本意是门上有木栅栏,有界限,有范围的意思。
欲望多是因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要实际上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志向。人要立志,但不能常立志,常立志等于没立志。
想到了蔡志忠。四岁立志要一生画画。因为有明确的志向,人生路走得很专注,很享受,很成功。曾经开动画公司,发现太多杂事牵扯精力,关掉公司,独自去日本闭关画画,画出了诸子百家。他说自己达到了不饿不病不死的状态,这不就是常态心流吗!
还有林清玄,从小立志要当作家,一生写文章无数,到死每天都在写文。
有志向的人,欲望自然就少,不会被欲念牵着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刺激多,如果没有志向,人很容易被碎片信息牵着走,虽然每天时间过得飞快,可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空虚无聊。
记得郦波老师在一个访谈节目里也谈到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立志。
不过,我不觉得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是立志。也不认为赚多少钱是立志。可能这些是志向途中某个阶段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志向。志向应该是那种可以倾尽一生投入的某件事。如果考上哈佛是志向,那考上以后呢?如果赚钱是志向,那有了钱以后呢?
有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在上了名校后,因为考试成绩不佳,或者论文不达标,会选择轻生。这不是有志气,这是迷失,不清楚自己的志向,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昨晚和女儿聊起我读‘志闲而少欲’这句话的感想。女儿问我有志向吗?我说没有,这也是一直让我苦恼的问题。她说你不是想当演员吗?我说那只是曾经的一个梦想,我从来没有为之努力过,争取过,永远停留在想的阶段,所以只是梦想而已。所以梦想不是志向,志向是一直前行的指路明灯。有志向的人一直在行动,有志向的人不会无聊,有志向的人可以直面不喜欢的作业。
她能理解多少,我不清楚。但我想经常问她,你的志向是什么?就像之前我让她问自己的四个问题:你能做什么?你不能做什么?你想做什么?你不想做什么?
我觉得这是人生重要的问题,决定了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前半生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以至于觉得自己碌碌无为,工作是为了糊口,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忍耐着工作中的不如意。闲时购物追剧,兴趣常变,今天跳舞明天瑜伽后天写字。重视养生,却有无数的欲念,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识御神,这样再怎么重视养生都没用。
不过,人只能抓住当下。现在我依然要问自己这个问题,要立志。你的志向是什么?
网友评论